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郑宇轩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802102835
摘要:在电力工程运营活动中,输电线路承担着输送电力的重要职责。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水平持续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力项目输电线路施工涉及多个领域和内容,其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更受到多个关键因素的影响。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保证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质量非常重要。文章探讨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分析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施工
引言
输电线路对整个电网的运行效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电网系统的施工过程中,输电线路的施工情况通常会受到严格的监督和要求。输电线路施工的难度较大,对施工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有必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以确保输电线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1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发展现状
1.1施工管理流程存在弊端
(1)许多施工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投资意识淡薄,缺乏合同意识。另一方面,他们对输电线路施工工程造价缺乏足够的理解,从而非常容易导致工程预算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的情况出现。(2)合同规定的局限性也是一大问题。虽然合同中规定的实际设备能有效控制在预算内但与之配套的其他设备在合同中难以明确表示,从而导致在实际设备购置时往往会超出预算。
1.2输电线路破坏严重
输电线路破坏问题在我国电力行业中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输电线路遭受破坏和盗窃的事件频发,从而不仅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对我国的电力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些破坏和盗窃行为往往是由一些作案团伙所策划和实施的。他们利用输电线路进行非法获利,使得输电线路的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些团伙常常是分工明确而且手段狡猾,从而给打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值得重视的是,随着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电力工程的广泛建设,输电线路遭受破坏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不仅对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影响,而且也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阻碍。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
2.1线路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理条件与环境因素,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细致调研沿线地区的地形起伏、山脉河流分布、植被覆盖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线路,避免穿越断层带、滑坡区等不稳定区域,确保线路的稳定,并尽可能绕避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材料时,优先选用高性能、耐用性强、绿色环保的材料,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稳定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环境污染。在电气设计方面,需精确计算线路的最大承载量、损耗情况、稳定性参数等,确保所建线路在电力供应方面的可靠性,满足各种场景下的电力需求。近年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在线路设计方面也展现出独特优势,借助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可以实时监控、预测输电线路运行情况,从而使线路设计更合理。
2.2杆塔设计
在塔杆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其结构形式,实现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和谐统一,确保塔杆具备足够的刚度与韧性。在材料选择方面,倾向高强度、高防腐蚀性及具有持久耐用性的材料,以确保杆塔在长久使用下的安全可靠性。在塔杆基础设计方面,需进行实地考察,充分掌握施工区域地形地貌特征、土质情况等,针对性制定设计方案,以保障塔杆在各种地质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强风、冰雪、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塔杆设计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适应性设计,系统化评估塔杆所在区域可能遇到的各种恶劣环境因素,对塔杆进行针对性强化加固,如抗风设计、抗冰设计、抗震设计等,以维持电力输送网络的持续稳定运作。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各行业越来越重视绿色设计理念,在塔杆设计建设过程中也要坚持生态友好原则,全面考虑塔杆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3.1杆塔施工
通常情况下,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内容以杆塔选择和施工为主。在选择杆塔过程中,首先需深入了解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具体施工要求,在此基础上选择参数更合理的杆塔,为后续基础设施施工提供便利。施工单位可在相应的信息系统中查看电力工程现场施工参数,以便根据参数信息选择不同的杆塔设施,正式开展施工。信息系统可提升杆塔设施信息参数查询的便捷性,施工单位还可依托BIM系统模拟展示施工过程,开展强度试验,从多个角度入手,保证所选择的杆塔符合施工要求。完成杆塔选择后,施工单位需在综合分析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气候信息的基础上,明确杆塔受力情况,并于施工系统中正式开展施工准备,在系统中输入施工计划,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规划。而若想充分保障杆塔施工质量,施工人员首先需意识到:杆塔设施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有效承载来自于不同方向的载荷应力,所以,杆塔施工是否稳定也会决定最终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在施工实践阶段,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循信息系统施工要求,开展杆塔架设施工。同时还需借助信息系统,开展杆塔设施埋设深度的精准测算。
3.2放线施工
在展放线施工期间,必须全面落实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防止因展放线操作不当而导致质量不达标。同时还需根据系统提醒,开展导线线路检查工作,仔细观察线路是否存在断骨和磨损现象。若存在此类问题,则需准确统计出现问题的线路数量,并将其记录于系统中。正常情况下,出现磨损和断骨问题的线路不得多于规定数值的50%。而若想提高输电线路展放线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可在施工作业时,于圆盘上拔下一套电线,然后使用电线和胶带将其固定,以避免电线出现暴露问题。其次,施工人员还必须密切关注施工进度,依托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一步缩短工程工期,加快施工进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必须对展放线施工全程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监督,及时找出展放线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善和优化。若存在满的情况,必须立即卸载,更换空盘子发挥拉力装置的作用,做好接合。而对于高电压施工,若使用悬挂式放线滑车技术,放线期间便极有可能出现导线损伤和破坏情况。所以必须落实放线区域长度的高效管理,并于放线滑车轮胎和金属丝接触区域设置橡胶。
3.3架线施工
(1)在正式架线前,首先要将放线滑车移至适当位置,并将牵引绳固定于横杆之下。而对于不同类型杆塔,其牵引绳悬挂数量也存在一定差异。若选择直线杆塔,则需在每一根导线上悬挂一根牵引绳。但若选择耐张塔,悬挂牵引绳的数量必须增加,通常悬挂两根牵引绳,同时还需使用挂线架和张力机等设备。(2)施工单位需选择合适的架线方法。一般来说,架空送电线路与无张力架线方法更为适配,而若选用张力架线方法,则需保证牵引绳的选择与架线方法相匹配。与此同时,还需密切关注导线与跨越物之间相隔的距离,针对跨越公路或跨越铁路的输电线路施工,必须设置相应的防护设备。(3)需在导线和引线,导线与建筑物、树木档距受力情况的基础上,选用导线。如果导线与引线之间距离超过300mm,导线和建筑物、树木相隔距离超过200mm或档距受力过大,都不适宜使用硬绝缘导线。
结束语
电力企业必须保证施工的安全性、质量、进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全面管理。
参考文献
[1]鲍馨宇.电力工程中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3 (12):153-155.
[2]唐麒.新形势下电力工程输电线路设计及施工技术[J].自动化应用, 2023,64(S2):133-135.
[3]万国.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自动化应用, 2023,64(S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