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周雅莉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五中学 4410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实践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化学习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等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迅速发展和学习习惯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更强调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当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依然普遍,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探索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目标导向偏重知识传授
当前多数初中化学课堂仍以“应试”为主要导向,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学生长期处于接受信息的状态,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发展缓慢。
2.2 学生学习方式较为被动
学生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化学学习存在畏难情绪。遇到问题时依赖教师讲解,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
2.3 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尚不完善
部分学校化学实验设施简陋,缺乏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接触实际操作和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较少。同时,教学内容缺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3.1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强调终身学习能力、自主思考和创新精神。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的能力。
3.2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自主学习倡导因材施教,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节奏进行学习,有助于挖掘其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和成就感。
3.3 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传授的知识有限,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无法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自主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并根据反馈进行自我修正。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仅提升了知识掌握的深度,还通过反思和总结强化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最终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4.1 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的理解往往依赖于实际操作和直观感受。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主动参与。例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常见的家庭材料进行实验,如使用醋和小苏打进行反应,并观察产生气泡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自体验化学反应,还能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实验室或虚拟实验平台,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实验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模式的转变至关重要。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讲解,学生往往只是信息的接受者,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某一部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然后通过课堂汇报的方式分享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在小组中获得知识,还能在讨论和分享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精神。此外,翻转课堂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外通过视频讲解、课后阅读等形式让学生提前接触知识,课堂时间则主要用来进行讨论、答疑和互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3 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传授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做学习笔记,如何整理知识点,如何归纳总结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何进行自我测试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条理性和系统性。此外,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如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策略、有效利用课外资源等,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依赖自我调节和反思来解决问题。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也能够在其他学科中进行有效的迁移,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4.4 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化学类网站、网络课程、在线实验平台等,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并且能够根据个人兴趣深入了解化学的某一领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模拟一些实验,特别是那些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分子结构的展示等,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的兴趣。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习更加灵活和高效。
4.5 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机制
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教师应建立科学、全面的学习评价机制。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变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提供反馈。可以通过学习档案袋、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形式,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估自己在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进步。
4.6 发挥家庭与社会支持作用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也不可忽视。家长可以在课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学习内容,提供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性尚在发展,家长的适度引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等形式,增强家长对自主学习理念的理解和支持。
五、结论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举措。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强化学习策略指导、利用信息化平台等多元化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未来的教学改革应继续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内化与提升,推动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具有探究精神和持续学习能力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田宝花.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微[J].新智慧,2024,(31):120-122.
[2]李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研究[N].科学导报,2025-04-11(B04).
[3]杨专学,黑月撒,赵江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初探[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5,(0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