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数控系统插补算法对加工轮廓精度的影响讨论

作者

丁武勤 唐胜学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91

摘要:数控系统插补算法是实现运动轨迹控制的核心,对加工轮廓精度影响重大。插补通过计算轮廓起点和终点间的中间点坐标实现数据密化。不同插补算法,如脉冲增量插值和数据采样插值等,对精度影响各异。插补算法中的插入器和升降速算法共同作用产生路径误差,不同升降速方法误差不同。先进的插补算法及控制策略可减小轮廓误差,高速高精度插补算法是数控系统未来发展关键,优化插补算法对提升加工轮廓精度和数控加工质量意义非凡。

关键词:数控系统、插补算法、加工轮廓精度、路径误差、控制策略

一、引言

在先进制造领域,数控加工技术意义重大,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零部件制造,有力推动诸多行业发展。数控系统是其“大脑”,当中的插补算法对加工轮廓精度影响关键。

如今制造业朝精密、复杂方向发展,对零件轮廓精度要求越发严格,像航空航天复杂结构件、精密机械微小零部件加工,轮廓精度都关乎产品性能与质量。

所以,深入探究数控系统插补算法对加工轮廓精度的影响,剖析不同算法作用机制与优劣,这对于优化数控加工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以及满足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数控系统插补算法概述

2.1插补算法的基本原理

插补算法旨在将零件轮廓上给定的起点和终点间的几何信息,转化为数控系统能够识别并执行的指令,其核心是实现数据密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特定的数学计算方法,在轮廓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确定出一系列的中间点坐标值。这些中间点按顺序连接起来,就能以小段的直线或圆弧去尽可能精准地拟合复杂的曲线轮廓,从而让机床的刀具或工作台按照规划好的轨迹运动,实现对零件轮廓的加工。

2.2插补算法的主要类型

常见的插补算法包括脉冲增量插值和数据采样插值等。脉冲增量插值是通过向各坐标轴发送脉冲信号,控制机床坐标轴的移动,每来一个脉冲,相应坐标轴移动一个基本长度单位,其特点是计算简单、易于实现,但在处理复杂曲线时精度控制存在一定局限。数据采样插值则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轮廓进行离散化处理,依据给定的进给速度等参数计算各采样点坐标,它更适用于高速、高精度加工场合,对复杂轮廓能实现相对更精准的拟合。

三、不同插补算法对加工轮廓精度的影响

3.1脉冲增量插值对精度的影响分析

脉冲增量插值以脉冲信号驱动坐标轴移动,在加工简单直线或圆弧轮廓时,若轮廓斜率适中、曲率变化不大,其能较好地保证精度,因为此时脉冲的均匀分配能使刀具按较准确轨迹运动。然而,面对复杂曲线,比如高曲率的自由曲面,由于其是基于固定的脉冲当量来移动坐标轴,随着曲线复杂程度增加,仅靠离散的脉冲来逼近曲线会产生明显的累积误差,导致加工轮廓与理想轮廓出现较大偏差,尤其在曲线曲率急剧变化处,这种精度损失会更为突出,影响零件最终的成型质量和尺寸精度。

3.2数据采样插值对精度的影响分析

数据采样插值基于时间间隔采样计算坐标,它可依据曲线的曲率等情况动态调整采样点的疏密程度。对于复杂曲线,它能通过合理分配采样点,使刀具运动轨迹更贴合实际轮廓,有效减少逼近误差,精度表现相对更优。但在进给速度较快等情况下,如果采样频率设置不合理,也可能出现丢步等问题,进而影响加工轮廓精度,所以其精度控制也需精细的参数调节与优化。

四、插补算法中插入器与升降速算法对路径误差的影响

4.1插入器与升降速算法的协同作用机制阐述

在数控插补过程里,插入器与升降速算法相互配合影响刀具运动轨迹及路径误差。插入器按规则在插补周期内插入中间点,细化刀具运动路径,使其贴近理想轮廓。升降速算法负责控制刀具各阶段速度变化,加工起始时,它保障刀具平稳加速至设定进给速度,避免冲击影响精度;加工中遇复杂轮廓需调速,其协调各轴速度变化,插入器随之动态调整中间点插入情况,确保轨迹准确拟合轮廓;加工结束时,升降速算法让刀具平稳减速停下。

4.2不同升降速方法导致路径误差的差异分析

不同的升降速方法,例如直线升降速、指数升降速、S曲线升降速等,会使刀具在加减速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有明显区别。直线升降速方式在速度变化时较为直接,容易在加减速瞬间产生较大的加速度,可能导致刀具出现超调现象,使实际加工路径超出理想轮廓范围,产生较大的路径误差。指数升降速相对缓和些,但在起始和结束阶段加速度变化仍较明显,对精度也有一定影响。而S曲线升降速由于其加速度变化连续、平滑,能最大程度减少因速度突变带来的冲击,使刀具运动更平稳,路径误差相对更小,更有利于保证加工轮廓精度。

五、先进插补算法及控制策略提升精度的探究

5.1介绍典型的先进插补算法

以NURBS曲线插补轮廓误差自动控制算法为例,它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的强大数学表达能力,能够精确地描述复杂的自由曲线和曲面。该算法在插补过程中,会实时根据曲线的曲率变化情况来动态调整进给速度。在曲率较大的部位,自动降低进给速度,使得刀具能更精准地贴合轮廓进行加工,减少因进给过快导致的轮廓误差;而在曲率较平缓处则适当提高进给速度,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提升加工效率。

同时,还有诸如贝塞尔曲线插补算法等,它利用贝塞尔曲线的特性,通过控制点的设置灵活地构造出各种形状的曲线,并且在插补时能对各控制点的权重等参数进行优化,实现对加工轮廓精度的有效把控。

5.2阐述相关控制策略

像基于插补器的交叉耦合控制方法,它打破了传统各轴独立控制的局限,将多轴运动进行关联考量。在加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各轴的运动误差,并通过交叉耦合的方式进行误差补偿。例如,当X轴出现运动偏差时,会根据偏差情况以及与其他轴的耦合关系,及时调整Y轴等其他相关轴的运动,从而保证各轴联动的协调性,有效抑制轮廓误差的产生,使加工出的零件轮廓更加接近理想状态,显著提升了整体的加工精度和质量,尤其适用于多轴联动加工复杂零件的场合。

5.3通过实际案例或模拟实验展示其对减小轮廓误差的效果

例如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加工中,采用传统插补算法时,叶片轮廓的关键部位误差可能达到±0.1mm左右,而运用NURBS曲线插补轮廓误差自动控制算法结合交叉耦合控制策略后,关键部位的轮廓误差能控制在±0.03mm以内,极大地提高了叶片的加工精度,使其空气动力学性能得到更好保障,充分展现了先进插补算法及控制策略在提升加工精度方面的显著成效。

六、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数控系统插补算法与加工轮廓精度影响的深入探讨可知,插补算法的类型、插入器与升降速算法的配合等多方面均对精度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插补算法各有优劣,先进算法及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轮廓误差,提升加工质量。

展望未来,随着制造业向更高精尖方向发展,对数控加工精度要求将持续攀升。插补算法需朝着更智能、自适应的方向迈进,比如结合人工智能实时优化插补参数。同时,跨学科融合也将成为趋势,综合考虑材料特性、加工工艺等多因素来进一步完善插补算法。相信不断的创新优化,将助力数控加工在更多高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更卓越的加工精度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丁一.基于NURBS曲线的插补算法及轮廓误差控制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21.

[2]封雨鑫,高琳琪,余强.数控系统切割中拐角NURBS插补处理算法[J].自动化博览,2021,38(12):68-72.

[3]漆昌桂.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数控系统轮廓误差预测与补偿[D].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