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材插图功能重构

作者

常建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世界史教学提出了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建构的转型要求。殖民扩张作为近代全球史演进的核心线索,对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具有高阶培养价值。然而,当前教材插图难以支撑学生理解殖民扩张的动态进程与深层逻辑。本文基于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聚焦“殖民扩张”主题,尝试通过插图功能的系统性重构,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可视化路径,为历史教学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材插图;殖民扩张

在全球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当代,历史教育正经历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导向的转型。殖民扩张作为近代世界形成的关键动力,其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全球视野、批判思维与历史责任感的独特使命。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与价值观念塑形的关键期,教材插图作为历史认知的“第一界面”,亟需突破单一场景还原的功能定位,向多维素养培育载体跃升[1]。

一、殖民扩张主题教学的特殊性

殖民扩张是初中世界史教学的关键主题之一,教师需依托历史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要求教师以直观使学生感受到,从近代早期到工业革命时期,欧洲人对外进行殖民侵略的空间分布变化。由于殖民扩张的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的过程,不仅包括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物质文化交流的联系,还涵盖思想观念上互相渗透及政治制度间的彼此借鉴这样的潜移默化的联系,所以需借助插图来展示信息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必然性和相关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材插图功能重构策略

(一)图释时序,培育时序观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限于对历史知识零碎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割裂的现象,又因为殖民扩张这一主题横贯 16-19世纪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地区,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连带性等特点,无疑给学生的整体建构带来了困难。因此,需改变以往静态式的教科书插图的设计理念,让教科书中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动态时序”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它是在保持原版内容的基础上把抽象的时间序列变为可以观察到的空间长度。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叠加的地图表示国家由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发展的情况,或者根据颜色的变化,显示出各个时期殖民地势力变化的过程,也可以把一张图片放在同一张地图上,分别显示航海线路、货物交换情况以及当地政局的演变过程等,此种做法能更加直观地使学生们理解殖民扩张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世界性的体系的。

(二)图证互鉴,强化实证意识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史料的甄别与互证,而初中生往往对殖民扩张中复杂的历史证据缺乏系统分析能力[2]。教师需从教科书中的图片入手,结合当下关于图文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在重新建构教科书中各类插图功能的基础上,将独立存在的殖民贸易清单、航海日志、殖民地建筑图等不同类型的图像史料串联起来,并根据其内在联系构成具有因果关系且能够相互印证的“图像证据链”,使教科书中的各类图像资料呈现出一种多源互证的关系格局。例如,教师展示一张欧洲殖民者绘制的地图与原住民手绘的领地分布地图,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两张地图上是否存在重复交叉的区域及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处。或者,比较一幅描绘当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商业往来情况的数据表格与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图,由此来探寻殖民主义经济体系是如何构建起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巨大市场。

(三)图景重构,深化解释能力

历史解释的本质在于对复杂历史情境的多元解构与意义生成,而殖民扩张中不同群体的利益交织与权力博弈,恰为培养学生多视角解释能力提供了鲜活素材。教材插图的功能重构可借助“叙事分层”策略,打破单一视角的扁平化呈现,利用角色代入、场景对比与因果链拆解,引导学生从殖民者、原住民、商人等多元立场还原历史现场。例如,在呈现“三角贸易”时,插图可分层展示欧洲港口装运工业品的繁忙场景、非洲海岸奴隶交易的残酷画面以及美洲种植园中殖民经济的运作逻辑,同时在画面边缘以隐喻符号(锁链、货币、作物)关联殖民扩张对三大洲社会结构的深远影响。学生进行观察图景中的细节关联与矛盾冲突,能够自主追问“不同群体如何参与并塑造这一体系”,进而理解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局部行动与全球后果的辩证关系。可视化设计将历史解释从结论记忆转向过程推演,使学生在图景解构中形成“以证据为基、以逻辑为脉、以价值为维”的解释框架,真正实现历史思维的纵深发展。

结束语:

教材插图的本质是基于历史教科书所承载的历史教育功能而展开的一次再创造过程,在此过程中,“图”不仅是辅助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媒介物,更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文化符号及精神载体。此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有助于培养其观察力、思考力以及想象力等思维品质,为发展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史论结合的能力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未来唯有将学科逻辑、认知规律与育人目标深度嵌合,方能让历史教学真正成为滋养核心素养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李穆.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5,(02):100-102+106.

[2]俞静红.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的历史学习[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5,(0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