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作者

朱超杰

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当下,业财融合作为企业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路径,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聚焦业财融合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关联,分析当前企业在数据整合、系统协同、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从技术架构优化、流程再造、组织保障等维度提出针对性策略,旨在为企业构建适配业财融合需求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助力企业实现业务财务深度协同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升。

关键词:业财;融合;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渗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益复杂,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因业务财务割裂、数据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已难以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求。业财融合通过打破业务与财务的壁垒,推动两者在数据、流程、目标层面的深度融合,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此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支撑业财融合落地的重要工具,其建设成效直接影响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决策科学性。

1业财融合与财务管理信息化概述

1.1业财融合概念

业财融合是指企业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搭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深度融合与动态匹配。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职能部门间的壁垒,使财务人员深度参与业务前端,从价值视角对业务活动进行全程跟踪与分析,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业务部门也能基于财务思维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业财融合并非简单的业务与财务叠加,而是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流程再造、技术赋能等手段,构建“业财一体”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协同共进。从本质上看,业财融合是企业管理理念的革新,旨在通过数据驱动与价值引领,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能与风险防控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2财务管理信息化概念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对财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与共享,实现财务核算、资金管理、预算控制、成本管理等财务活动的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其核心是通过构建集成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分散的财务数据整合为统一的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孤岛,提升财务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仅涵盖财务核算流程的自动化,更强调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如通过预算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利用财务分析模型预测企业经营风险等。

2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数据整合与共享机制不完善

业财数据分散于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中,因数据标准不统一、接口兼容性差等问题,导致数据难以实时同步与有效整合。业务部门的交易数据、客户数据等无法及时传递至财务系统,财务数据的滞后性使得业财协同缺乏实时数据支撑。同时,数据共享机制的缺失导致跨部门数据查询与调用困难,财务人员难以快速获取业务端的详细信息,无法对业务活动进行精准的财务分析与风险预警,制约了业财融合的深度推进。

2.2信息系统协同性不足

企业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多为独立建设,系统间缺乏有效的集成与联动。业务系统侧重于业务流程的管理,财务系统聚焦于财务核算与报表生成,两者在数据传递、流程衔接等方面存在断层。例如,业务审批流程与财务预算控制脱节,可能导致业务活动超出预算范围却未能及时预警;采购业务数据无法自动同步至财务系统,增加了人工录入的工作量与出错风险。系统协同性不足使得业财融合停留在表面,难以实现业务财务的全流程贯通。

2.3财务人员业财融合能力欠缺

传统财务人员习惯于事后核算与报表编制,缺乏对业务知识的了解与业务流程的参与意识。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业务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与战略思维,能够从财务视角解读业务需求,为业务部门提供增值服务。然而,当前多数企业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信息化工具应用能力不足,难以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导致业财融合在执行层面缺乏专业人才支撑。

2.4组织架构与流程适配性问题

企业传统的组织架构以职能部门为中心,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分属不同的管理体系,存在沟通壁垒与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业财融合要求打破部门边界,建立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但现有组织架构往往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激励机制,导致部门间协同积极性不高。同时,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割裂使得业财融合难以落地,如项目立项阶段缺乏财务人员的参与,导致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后期执行中频繁调整,影响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3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3.1构建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

建立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规范,统一业务与财务数据口径,打破数据壁垒。通过搭建企业级数据中台,整合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实时共享。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校验与纠错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业财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构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型,为业务部门提供精准的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业财协同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2推进信息系统集成与优化

加强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建设,通过技术接口实现系统间数据的自动传递与无缝对接。优化现有信息系统功能,嵌入业财融合的关键流程,如预算控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价等,实现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升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如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智能识别风险点等。通过系统集成与优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为业财融合提供强大的技术平台支持。

3.3加强业财融合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等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与信息化技能。鼓励财务人员深入业务一线,了解业务流程与需求,培养战略思维与业财融合意识。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提高其财务风险意识与成本控制能力,营造全员参与业财融合的良好氛围。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业财融合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与个人给予奖励,吸引和留住复合型人才,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4优化组织架构与流程设计

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建立跨部门的业财融合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在业财融合中的职责与分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打破传统的职能壁垒,推行矩阵式管理模式,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同时,对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与优化,将财务管控环节嵌入业务前端,如在项目规划、合同签订等阶段引入财务审核机制,实现业财融合从源头抓起。通过组织架构与流程的优化,提高决策效率,确保业财融合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结束语

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面对数据整合难、系统协同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等多维度入手,构建适配业财融合需求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通过打破业务与财务的壁垒,实现数据驱动的业财协同,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企业应持续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以适应业财融合不断深化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袁林森.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3(09):92-94.

[2]沈盈雪.大数据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时代金融,2023(11):58-60.

[3]冯毅.大数据时代制造企业如何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J].财会学习,2023(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