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层卫生院对农村 2 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指导的护理实践与成效

作者

贺银平

利川市凉雾乡卫生院 湖北利川 445401

农村地区 2 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因医疗资源有限、患者健康意识薄弱,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运动对血糖管理至关重要,但农村患者常因缺乏科学指导,存在运动不规律、方式不当等问题。基层卫生院作为农村医疗核心,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贴近患者的优势。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层卫生院对农村 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指导的护理实践方法及应用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2 年1 月-2025 年 1 月收治的农村 2 型糖尿病患者 120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男 28 例,女 32 例;年龄 40-78 岁,平均(58.6±7.2 )岁。观察组:男 30 例,女 30 例;年龄 42-76 岁,平均( 59.1±6.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 年版)》诊断标准;(2)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禁忌证;(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1 型糖尿病或特殊类型糖尿病;(2)精神疾病患者;(3)长期卧床或无法自主运动;(4)近 3 个月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基层卫生院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包括:(1)每月 1 次健康讲座,内容涵盖饮食控制、用药指导、血糖监测等基础知识;(2)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3)每月电话随访 1 次,了解血糖监测结果,提醒规律用药。干预周期为 6 个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系统化运动指导,由基层卫生院护理人员实施,具体内容如下:(1)运动评估:采用问卷、体测相结合的方式,评估患者运动能力: ① 填写农村糖尿病患者运动习惯问卷,了解既往运动类型、频率、时长; ② 测量体重、体质指数(BMI)、血压、心率; ③ 采用 6 分钟步行试验评估心肺功能,确定运动风险等级(低/中/高)。(2)个性化运动方案制定: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农村生活场景,制定 Ω*1+XΩ* 运动方案:1 为核心运动,X 为备选运动,如家务劳动、广场舞、太极拳等。具体参数: ① 运动强度:低风险者采用中等强度,中风险者采用低-中等强度; ② 运动时长:每次 30-60 分钟,可分 2 次进行,如早晚各 20 分钟; ③ 运动频率:每周 5次; ④ 运动时间:建议餐后 1-2 小时进行,避开降糖药作用高峰。(3)运动指导实施:① 第 1-2 周:护理人员一对一示范标准快走姿势,纠正弯腰、踮脚等错误动作;教授运动后心率自测法,即食指和中指按压腕部动脉,计数 1 分钟; ② 第 3-4 周:组织小组运动,每组 5-8 人,护理人员现场监督,记录运动时长、心率; ③ 第 5-24 周:每周2 次小组运动、3 次自主运动,患者通过运动日记记录,内容包括日期、运动类型、时长、心率、身体感受,护理人员每周查阅并签字。(4)运动安全保障: ① 发放运动禁忌卡,明确标注不可运动情况; ② 配备应急包,含糖果、血糖仪,告知低血糖处理流程,即立即停止运动、口服 15g 糖、15 分钟后复测血糖; ③ 每月 1 次运动安全性评估,调整方案。(5)激励机制:设立运动积分制,每次达标运动积 1 分,累计 10 分可兑换血糖试纸或健康手册;每季度评选运动达人,在卫生院公示栏展示,增强患者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干预 6 个月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运动依从性:采用自制运动依从性量表,从每周运动⩾4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运动强度达标 3 个维度评分,满分100 分, ⩾80 分为高依从性。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6.0 统计学软件,血糖指标以“( )”表示,“t”检验,运动高依从性比例以 ]表示,“x2”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干预 6 个月后,观察组 FPG、2hPG、HbA1c 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 1 血糖指标比较(

2.2 两组运动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 2 运动依从性比较 [n(%)]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农村地区高发慢性病,因饮食结构转型、体力活动减少等因素,发病率明显升高[2]。运动作为低成本控糖手段,在农村却面临多重障碍:(1)认知不足,患者常认为“干活=运动”,忽视规律运动的重要性;(2)缺乏指导,不知如何运动、运动多久,甚至因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3)环境限制,农村缺乏健身设施,且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对健身房运动接受度低。基层卫生院作为距离患者最近的医疗机构,其护理人员熟悉农村生活习惯,能将运动指导与田间劳作、家务活动结合,更易被患者接受[3]。

本研究中,观察组血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印证了科学运动、农村场景适配的有效性。中等强度快走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摄取,降低 FPG 及 2hPG;每周 5 次的规律运动能持续改善糖代谢,使 HbA1c 稳步下降。与传统泛化运动建议不同,观察组方案通过心率监测量化强度,避免运动不足或运动过量,且将运动时间设定在餐后 1-2 小时,契合农村饭后散步的习惯,同时避开降糖药峰值,减少低血糖风险。此外,分时段运动解决了农村患者农忙时没时间运动的问题,提高了可行性[4]。观察组运动高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在于:(1)个性化方案尊重患者差异,如为关节不适者推荐太极、坐姿抬腿,为活跃者推荐广场舞,增强参与感;(2)小组运动利用农村的特点,通过邻里监督提高坚持度;(3)积分兑换结合荣誉激励,契合农村患者务实的心理[5]。

综上所述,基层卫生院对农村 2 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指导,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运动依从性。未来可进一步结合村医和家庭签约模式,将运动指导融入日常随访,实现长期管理。

参考文献:

[1]肖梦晶,许丽,吴存书,等.基于体卫融合模式的运动干预对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5,47(4):343-348.

[2]杨颖.基于 ABC 控制的个体化饮食管理联合运动指导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营养状况和运动耐力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23):113-116.

[3]高月乔,邢军辉,安淑敏.保护动机理论的分阶段访谈联合运动指导改善中青年 2型糖 尿病 患者 心理 痛苦 、疲 劳和 遵医 行为 的价 值[J]. 中国 健康 心理 学杂志,2024,32(10):1491-1496.

[4]侯小丽,吴述光,潘静,等.二甲双胍联合不同形式运动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5,42(5):384-390.

[5]沈利兰,李福连,吕娟琴,等.动态血糖检测评估个性化运动对 2 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5,33(7):49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