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驱动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的路径探索

作者

朱佳佳

灌云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222299

摘要:“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经过目标统领、过程融合与评价驱动,革新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定义,以此为基础从定位教学目标、设计分层活动、优化评价策略三个维度,探索该模式驱动下的教学创新路径。旨在塑造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体系,使三者形成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小学英语;教学创新

引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不仅能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更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该模式与新课标“以生为本、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全面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教学评一体”模式不仅在理论上革新教学模式,更在实践中为以培养素养为导向的新型课堂提供了助力。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定义

教学评一体化是将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与评价活动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学、评”相互割裂的局面,经过统整目标、联动过程、互补功能,形成“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良性循环[1]。该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中“侧重传授知识、以课后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更注重核心素养导向、全过程动态评价及师生、家校等多元主体协同,推动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

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1.定位教学目标,建立三维目标框架

目标一体化以素养发展为导向,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三维目标框架[2]。以Unit4《Then and now》为例,该单元围绕“过去与现在”主题展开,深度融合语言学习与跨文化认知,由此教师设定知识目标:学生需掌握“mobile phone、e-book、use...to...”等科技发展相关词汇,熟练运用 “Twenty years ago, people wrote letters. Now they write emails.”等时态对比句型,理解一般过去时与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差异及语用场景。能力目标方面则是在“时空对话”活动中扮演1990 年代与2023 年的学生,用英语辩论 “Has technology made life better?”拓展目标为分组完成“家乡十年变迁”调查,用英语汇报“shopping habits、entertainmen”等变化,提升跨文化语境下整合信息与辩证表达能力。之后师生共定目标,课前组织“Technology Talk”讨论,让学生用英语列举“最想了解的过去生活细节”并开展“Did people use computers in the 1980s?”,共同确定“用英语描述三代人通讯工具变化”“制作跨文化科技对比海报”等目标,使目标紧密贴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与英语实践场景,贯穿“教—学—评”全过程。

2.设计分层活动,开辟能力进阶路径

不同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发展水平及学习行为习惯上呈现出多元化差异,教师在Unit 3《Holiday fun》教学中可设计分层活动,助力学生阶梯式提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的[3]。教师在基础巩固层设计“假期记忆拼图”游戏,将“visited the Shanghai Museum”“went fishing”等假期活动短语与对应图片切割打乱,学生分组完成配对并大声朗读;开展“句型接龙”活动,用上一位同学的假期经历作为开头,运用句型 “What did you do for the holiday? I...ed...”进行问答接力,巩固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夯实基础语言知识。

对于能力提升层则要组织“假期故事分享会”,学生化身“旅行达人”,用过去时态讲述自己真实或虚构的假期奇遇,其他同学针对内容提问,同时设置“跨时空对话”情境,假设学生穿越回古代与古人交流假期生活差异“How did people spend holidays in ancient China?”,并运用本单元词汇句型进行角色扮演,促进语言的灵活运用。创新迁移层开展“环球假期策划”项目式学习,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结合地理、历史知识,用英语规划包含景点游览、特色活动、美食体验的假期行程,并制作双语海报,还可进行“未来假期畅想”,运用“People might travel to the moon for holidays in the future.”描述20年后的假期生活,跨学科迁移与创新应用知识。

3.优化评价策略,设立多元评价体系

优化评价作为“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支撑需打破“教师主导、单一测试”的传统模式[4]。以Unit6《Keep your city clean》教学为例,教师可设立“多元主体协同、动态反馈驱动”的多元评价体系,学生撰写结合单元核心句型“How can we keep our city clean?”的“环保行动反思日志”,自评“I can list 3 ways to reduce rubbish”、同伴间采用“两星一愿”法互评小组合作成果,针对“城市污染解决方案”海报提出“数据详实但英文标语可更醒目”的反馈、教师使用“环保语言能力观察量表”记录“rubbish, smoke”等单词的词汇精准度和“To keep the city clean, we should...”句型复杂度、家长则指导学生制作厨余堆肥视频并用英语解说。此外,教师每周发布含重点词汇句型的成长档案,达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是激活课堂生态、深化育人成效的核心引擎。这一模式打破教学、学习与评价的壁垒,让学生在沉浸式语言实践中增强表达能力,在任务探究中锤炼思维品质,从而成长为具备扎实语言功底与创新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詹晓凡.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情境创设的困境与纾解 [J]. 教育科学论坛, 2025, (16): 64-67.

[2]许学敏.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构建探讨——以人教版PEP教材“My Weekend Plan”单元设计为例 [J]. 华夏教师, 2025, (16): 117-119.

[3]高晴.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建构 [J]. 亚太教育, 2025, (09): 147-150.

[4]林倩倩. 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建构 [J]. 华夏教师, 2024, (30): 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