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
杨蕊菡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621000
摘要:本文以会计学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实施新颖的改革方法将该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效融合,实现课程教学的转型升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字素养以及道德素养,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强劲的竞争力与深厚的职业道德,更能从容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种种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会计学;人工智能;高校;教学内容
引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呈井喷式发展,这股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传统职业领域,会计学这一关键的商科领域亦难以置身事外,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强国的重要意义。在此情形下,传统的会计学课程设置以及教育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的需求,鉴于此,为了培育出能够适应职场复杂多变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对本科会计学课程教学进行重新梳理与变革已然迫在眉睫。
一、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会计学课程发展现状
新时代拉开帷幕后,人工智能技术呈持续上扬的升级态势,这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朝着智能化方向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自动化数据收集领域,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其影响力已渗透至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内部运营系统所产生的日志数据、市场调研所获取的结果,以及源自客户的实时交互信息等,都不再需要人工进行繁琐且耗时的收集工作。智能算法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和高度的准确性对这些数据进行抓取,进而高效地完成后续的处理流程,极大地提升了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运营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孕育出的新经济体,成为了财务机器人等会计相关科技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促使会计管理从电算化阶段大步迈向信息化、智能化等实际应用领域,进而带动会计工作的重点发生转移,演变成为针对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的智能管理行为,其目的在于达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管理效能。在此背景下,会计学科通过传统模式所培育出的专业人才,已无法适配企业在新时期的用人标准。
二、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会计学课程存在问题
在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展示课件,配以课后练习的形式对主要教学内容进行讲授,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小组研究等教学方式较少使用,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并且由于课程涉及大量的分录编制练习,这一过程往往较为繁琐且重复性高,容易使学生心生枯燥感,进而引发厌学情绪,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从会计凭证的初始处理,到账簿的登记整合,再到财务报表的编制,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讲不具备扎实深厚的知识储备来完成这一完整的流程。加之老师缺乏对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了解,致使课程思政与知识点以及人工智能的运用的融合不够丰富多样,较为单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教学内容无法紧跟会计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更为严峻的是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培训方面也有明显的不足,除了在实验或项目课程等实践环节缺少资源投入,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还有因教材的编写和修订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教材还受到教学时间和学期等因素的影响,这不可避免会造成财务会计教材修订之后,与原有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脱节的情况[1]这些问题存在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阻碍,使得学生难以通过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获得必要的实践经验,又会导致他们在未来踏入职场时,因实践能力的欠缺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难以展现优势,从而陷入不利的竞争局面。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会计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
在道德方面,融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如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等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学生看到国家在科技前沿的突破,增强对国家科技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这属于家国情怀教育范畴。在学习方面,由课程组负责人选择出版社,引入最新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材,从根源上引导学生自主使用人工智能相关产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习效率,将人工智能融入会计专业与医疗领域辅助诊断疾病、帮助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中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福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二)加强师生团队凝聚力
引导学生踊跃投身于创新教学活动,激发其去思考问题、探寻解决方案,并促进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教学的关键,其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搭建人工智能学习平台
首先,在硬件设施上,应配备高性能服务器和充足的存储设备,以满足复杂算法训练和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同时构建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保障数据传输的流畅性。其次,软件环境至关重要,要安装主流的人工智能开发框架,以及数据处理与可视化工具,比如,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建立大数据会计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如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大数据分析软件等[2]还需引入功能完善的学习管理系统,方便课程管理、作业布置与师生互动交流。再者,数据资源建设不容忽视,既要收集公开数据集,也要鼓励师生自建数据集,并做好数据标注、预处理以及安全隐私保护工作。
四、结语
人工智能应用于会计学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极大提升教学效率,其可自动化生成练习题、批改作业,还能通过智能辅导系统即时解答学生在复杂会计概念学习中的疑问,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等问题,让教师专注于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依据学生情况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模拟真实会计场景,像审计实务场景,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者,可促进教学内容更新,整合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知识,优化课程体系,使其契合市场需求。最终,有力地培养出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提升其在智能化会计行业中的职业竞争力,推动会计学教育向智能化、现代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周丽君,冯炳纯.人工智能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上海商业,2024,(08):199-201.
[2]林振德.基于人工智能的财务会计专业多维教学改革措施[J].甘肃教育研究,2022,(0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