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应用微课给跨学科学习带来的四个变化

作者

郑长伟

农安县三盛玉镇中心小学 吉林省长春市 邮编:130232

农村小学的学生和城镇小学的学生素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差异仍然较大,所以面向全体的课堂教学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孩子,想做到因材施教又需要耗费教师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农村孩子缺少家庭辅导,课前缺少预习准备,课后没有复习巩固,学业质量很难得以提升。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学习信心丧失,严重影响着农村孩子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应用微课开展了跨学科学习的尝试,让农村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四个变化。

一、变听讲为交流

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真正的主人,同时也为了使孩子们在各个学科方面得到融合发展。我努力挖掘数学教材中涉及到其他学科的因素,精心设计微课的学习内容,尽可能增强微课的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每节微课都配套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和进阶习题,任务单的作用是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引方向,进阶习题则是提供给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这些材料都在课前提前下发给学生使用,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有了这个前期准备,课上我就完全不用过多地讲授,而是以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交流为主体。这种课堂结构的改变,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一课之前,孩子们已经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梯形面积的条件。而且在编程学习中,孩子们也对梯形面积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是我提前向学生下发了本课的微课视频和配套学习资料,指导孩子们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课上交流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讲述了自己学习的经过和获得的经验,而且还围绕多种方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可见,这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变被动为主动

交流分享为主的数学课堂,无疑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孩子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才能有机会在课堂上与小伙伴们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心得,分享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趣事。否则的话,自己就只能在课堂上充当观众、听众。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孩子们在课前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并通过线上沟通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变“让他学”为“他要学”,从而不但促进了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我所设计的微课中只重点讲解了把圆转变成平行四边形的这种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可是,在课上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还额外汇报了他们是如何把圆变成三角形和梯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他们借助生动形象的动画进行了演示,还和小伙伴们通过计算一起做了验证,为这节课增添了许多乐趣。反观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从巩固练习阶段的反馈来看,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三、变检测为展示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讲和学生练总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评价学习效果的途径也都以课堂检测为主。以课堂检测来评价学生,不但方式单一,而且很容易会伤及孩子们的自尊心。而有了微课的应用,孩子们在课前和课上完成学习作品的时间就更充足了,这对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和评价方法多样创造了机会。渐渐的,课堂中纸面检测已经逐渐退居幕后,展示学习成果成功地冲到了台前。孩子们展示的学习作品形式和载体不限,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等等。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呈现方式,让孩子们的学习成果纷纷展现在我们面前。

例如,在学习《圆柱的体积》一课后,我倡议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于是,有的孩子利用音频讲解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学习中的趣事,有的孩子利用短视频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推导和使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经验,有的孩子利用图片的方式展示了自己完成的答题卡片,有的孩子以实物的方式分享了自己按一定尺寸制作的圆柱体……在每个分享之后,老师、家长、小伙伴都会及时做出评价,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彻底地激发出来了。此外,这节课还有意外的收获。无论是在设计思维导图还是绘制图案时,孩子们都积极参加并展示,这些都让他们在美术方面的天赋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四、变自卑为自信

随着步入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有很多孩子会在挫折中迷失方向,跌入自卑的深渊。而微课的应用,不但有效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还融入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大幅度提高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前应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地缩短了孩子们之间由于家庭辅导造成的巨大差异,使孩子们有机会站到统一的起跑线上。以微课为载体的跨学科设计,不但帮助孩子们重新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他们对各学科学习的热爱。有了微课的加持,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逐渐形成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态。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相关知识后,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水平。

总之,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型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在课上交流学习心得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在讲述与聆听中取长补短,获取更多的学习经验,总结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孩子们收到最多的就是肯定和赞许,这也为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课题项目:长春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一般课题《应用跨学科学习提高农村小学生综合素养研究》,证书编号为 JKBLX2024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