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挖掘

作者

曾志华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广东省肇庆市 526072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多元,思想观念的多样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创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红色文化不仅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斗争中的历史经验,还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财富,如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党的光辉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中国化理论成果等。这些文化资源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人民群众在民族独立、解放、建设事业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集中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

首先,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极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通过革命历史的教育,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艰苦的斗争中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和战略方针,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通过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大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还能感知革命精神中的坚定理想信念、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此外,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首先,红色文化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大学生可以了解到先烈们在革命过程中所承载的家国情怀与不屈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促使大学生树立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进而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工作动力。

其次,红色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中国革命时期,革命先烈们无畏牺牲,坚守集体主义原则,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献身。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引导大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形成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在集体中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中的革命事迹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力量,可以激励大学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最后,红色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和情感共鸣。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历史特色、精神传承和革命情怀,能够唤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历史认同,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和责任担当的积极性。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创新性呈现,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途径

高校应积极探索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以实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首先,课程设置应当注重红色文化的融入。高校可以将红色文化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定期组织关于红色文化的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革命历史、分析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如以党史学习为切入点,结合时事热点讨论红色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联系。

其次,校园文化活动也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传播途径。高校可以通过组织红色主题的文艺演出、红色电影放映、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和亲近感。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还能够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实地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深度和精神内涵,从而加深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另外,高校还应注重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例如,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和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如微电影、网络讲座等,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方式更易接受和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四、面临的挑战与改进策略

尽管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当前的红色文化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形式化和表面化的问题。部分高校在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施中,可能过于注重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导致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较低。因此,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形式,使红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次,红色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作为历史遗产,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政治性,如何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需求相结合,增强其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

五、结论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育人价值不容忽视。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历史经验和理论成果,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红色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然而,红色文化教育仍面临着形式化、现代化转化等挑战,未来应加强创新和实践,推动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面应用。只有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才能使其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真正发挥其深远的思想引领和文化塑造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香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进路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5,(15):117-119.

[2] 周道金 . 党建引领民办高校文化育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24(16):234-236.

[3] 孙婧瑀 , 吴冰 . 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J]. 中国军转民 ,2025,(15):208-210.

作者简介: 曾志华(1997.3),男,江西丰城人,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职称: 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