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
胡雯媛
山西大宗商品交易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一、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现状
1.1 志愿服务类型与参与度
在国企青年职工当中,志愿服务活动的种类很多,有环境保护、社区服务、教育辅导、健康宣传等等。按照最近的调查数据来看,环境保护类活动的参与度最高,大概有 70% 的青年职工表明愿意参加环境保护类的活动,同当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有关。社区服务活动也很受青年职工喜爱,其参与度达 60% ,显示出青年职工对于服务社区,改善邻里关系持有积极的态度。教育辅导和健康宣传类活动的参与度比较低,分别是 40% 和 35% ,这大概同这类活动的组织难度和专业性要求较高有关。
1.2 青年职工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因与态度
国企青年职工当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度和动因表现出多样性。按照对国企青年职工展开的一次调查,大概有 60% 的人提及自己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里主要是因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作出奉献的意愿,还有约有 30% 的青年职工加入志愿者行列是由于组织鼓励以及团队意识的驱动,他们觉得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加强团队凝聚力,并且有益于企业文化塑造工作,剩下的那 10% 或许是因为个人兴趣或者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必要,譬如说参加某些专门设置的志愿服务项目来锻炼自身才能或者增添工作经验。在这些动机和态度呈现出丰富性,为国企在规划并执行有关志愿服务跟思想道德培育相结合的运作机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信息。
二、融合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融合机制的定义与特点
融合机制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实践活动,把志愿服务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动态过程。在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时,这个机制的定义和特点特别明显,如制度创建方面,国企可给青年职工赋予参加志愿服务的平台和机遇,而且保证这些活动符合职工的道德教育目的,政策支撑同样给这种融合给予必要的资源和保障,包含资金、时间、培训资源等。在实际操作里,教育培训同活动设计要密切联系起来,凭借精心规划的志愿服务项目,既可加强青年职工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又可加深他们对国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2 国内外志愿活动与道德教育融合案例研究
全球范围内,志愿服务同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成为改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路径。美国的“公民服务”项目促使青少年投身社区服务,通过实践活动培育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亚洲,新加坡的“国民意识计划”依靠志愿服务活动来巩固国民身份认同和道德价值观,新加坡政府把志愿服务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社区领袖计划”等项目,让青年学生在服务当中学习并体会社会责任。在国内,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同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同样收获了显著成果,某大型国有企业创建起“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把志愿服务同企业文化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塑造出带有企业特征的志愿服务体系,青年职工通过参加扶贫、环保、教育等领域的志愿服务,在实际操作中改善自身素质,而且加深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三、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3.1 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
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机制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主要就是搭建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制度框架,从而保证志愿服务活动和道德教育能够结合起来。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指导性文件,这些文件要具体规定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参与方式以及评价体系等,可以借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纲要》里面提到的“五位一体”的志愿服务体系,也就是组织建设、项目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环境建设这五个方面,来建立国企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政策支持上,国企要给予必要的资源支撑,资金支持,场地提供,时间保障等等,以此来推动青年职工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国企还要制订一些奖励办法,志愿服务积分制,优秀志愿者表彰等等,从而提升职工的参与积极性。制度建设还要包含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与评价机制,通过创建起合理的评价模型,从而保证活动的切实有效并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且,通过定时搜集并剖析数据,就能尽快察觉到融合机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进而持续改良和调节策略。制度创建和政策扶持是促使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机制能够顺利运作的关键,依靠具体的政策引导、充裕的资源供给、有效的奖励制度以及合理的评定体系,就能达成志愿服务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紧密衔接,进而提升国企青年职工的整体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
3.2 教育培训与活动设计
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的实践里,教育培训和活动设计是重点部分,通过细致规划的教育培训课程,可加强青年职工的志愿服务意识和道德修养。某国企采用“服务学习”模型,把志愿服务同专业技能培育联系起来,既提升了职工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体会。在活动设计方面,该公司举办了“社区服务周”,促使青年职工走进社区,投身环境打扫,敬老助残等服务事务。据相关统计表明,参加活动的职工中有 85% 的人表示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以后,对社会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有所提高,并且定期举行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分享会,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等教育方式与活动设计都使青年职工有了自己的进步和收获,也促进了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融合机制的实施效果与评估
4.1 评估实施效果的方法与指标
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多种评价方法和标准,采用定量研究,获取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职工人数、活动开展频次、服务累计时长之类的数据,以此体现参与度和活动范围。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搜集参与者的想法,来评定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满意程度,自身发展以及思想道德水平改善情形。案例研究通过仔细探究个别成功的例子,从中找出融合机制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有效且具有可持续性。比如某国企创建志愿服务积分制度,把志愿服务时长同职工年度考核联系起来,从而提升职工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在评价指标方面参照国内外志愿服务和道德教育融合的评价体系,联系国企实际,形成包含服务效果、参加度、满意程度、影响力等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 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在国企青年职工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融合机制研究里,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总结显示了许多可以借鉴的实践,某国有企业就建立了“志愿时数银行”制度,促使青年职工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而且把参加时数同个人绩效考核关联起来,有效地加强了职工的参与热情。按照数据表明,该企业的青年职工参加志愿服务的比率由制度施行之前的 30% 上升到施行之后的 80% 以上。在教育培训方面,依照案例展开分析,某企业举办了“道德讲堂”和“志愿服务工作坊”,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既改善了职工的道德素质,又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职工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怎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在社会上塑造起较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谢珊珊 . 国企团委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J]. 新丝路 ,2024(15):225-227.
[2] 陈绮涵 . 新形势下国企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 华声 ,2024(3):0098-0100.
[3] 韩东旭 . 做好新时期国企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J]. 企业家信息 ,2023(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