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对新高考的适应与调整

作者

李团团

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 467400

引言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电磁学教学过程中需分析新高考的考核标准,对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角度,将教学内容与高考要求紧密对接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化的知识框架。

1 物理教学对新高考适应与调整的问题分析

当前,物理教学内容与高考需求不符,成为教学与高考适应的主要障碍。许多物理教师因循守旧的教材限制,尚未充分适应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教学难以迅速对接新高考的标准和规范。例如,有些教师过分聚焦高考内容,却忽视了其中涉及的社会性、技术性、伦理性和应用性等因素,忽视了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考改革引发的诸多变化,如新课程的实施,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高考物理试题趋向于融合和互动,引入了跨学科内容,但多数教师缺乏跨学科教学能力,难以通过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迁移学习。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深刻理解核心素养,仍旧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未能有效转变教学理念。高考试题往往考察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导致高中物理教学与新高考的契合度不高。

2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对新高考的适应与调整

2.1 教学目标调整

(1)知识层面。基本概念理解:学生需熟练理解电磁学的基础概念,例如电荷、电场、磁场等,以及相关物理定律,如库仑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理论框架构建:学生通过学习,应建立起电磁学的理论框架,把握电磁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利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电磁现象。知识延伸与实际应用:鼓励学生拓宽电磁学知识领域,认识其在科技应用中的价值,如电子、通信技术等,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2)能力层面。实验技能:学生应掌握电磁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执行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问题解决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计划及结果评估。创新思维培养: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电磁学领域进行探索,培养提出新见解、新方法的能力。(3)情感层面。科学素养提升:通过电磁学学习,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学习态度塑造: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如勤奋、认真、细致,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团队协作精神:在小组学习和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沟通、协作与分享。

2.2 教学内容与高考要求对接

尽管众多高中物理教师对高考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大多只停留在对考查的知识点和类型进行分类,未深入挖掘知识本质及内在规律。若在未明确命题原则和逻辑的情况下仓促调整教学内容,可能造成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教师应从题目核心思想出发,进行深度分析,基于核心素养,将高考题目细分为多个板块,以此为依据,尝试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提升。在电磁学部分,教师应通过分析高考题目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技能、素养等多方面指标的考核要求,确保考试逻辑与课程内容相匹配。在基础理论部分,教师需强化对学生基本概念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原理和公式,并从科学探究、实验探究、科学态度、责任、物理观念等核心素养的角度,指导学生梳理电磁学知识规律。以大单元教学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构建电磁学的知识体系,运用思维导图,以核心素养为线索,推动学生全面深入地学习,使学生能灵活把握考试要点,做到以不变应万变,高效应对考试。

2.3 教学过程调整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我们对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进行了深度反思与优化,力图适应新高考的新形势和需求。我们精心规划教学步骤,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电磁学的深入学习与探索。我们细化了教学目标,确保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与高考考点紧密结合,并重视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实施了以下策略:情境化教学:通过构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电磁学知识。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设计实验、分析数据,以此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合作,促进他们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同时,我们还关注以下几点: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特性和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助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升。多元化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如网络教学平台、实验室设备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2.4 跨学科知识整合

在核心素养教育框架下,教师应着力强化学生的物理认识、应用技能以及科学探索精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融合多学科知识,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应清晰界定学科融合的目标与预想成效,即通过跨学科学习,使学生拓宽知识领域,认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引入多学科问题,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育其创新与批判性思维。教师需要识别不同学科间的共通之处与交叉领域。作为跨学科知识融合的核心,教师应尝试将数学、化学、生物学与物理学知识紧密相连,构建一个融合框架,以组织与呈现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此框架可以是概念图、思维导图或知识图谱,直观展现各知识领域间的联系与互动。接着,通过类比、隐喻、归纳和整合等方法,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利用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中相似的概念和现象,使学生能够把握其联系与差异。知识融合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教师需不断反思与调整,基于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概念,尝试将物理知识与多学科内容相结合,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总体来说,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优化改进,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切入点,重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品质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宋洁 , 吴同华 . 基于物理大概念的高中电磁学部分结构化分析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13):55-57.

[2] 王 芷 曼 . 高 中 物 理 电 磁 学 知 识 在 生 活 中 的 应 用 [J]. 科 技风 ,2023,(01):65.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901053.

[3] 陈宇昊 . 浅谈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电磁学中的应用 [J]. 农家参谋 ,2024,(2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