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生活化素材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谭小琼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潼小学校 409100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将语言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重点,创设真实语言情境,提升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而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大部分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抽象思维薄弱,因此经常面临“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的困境。而生活化素材源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为“生活经验”与“书面表达”搭建了桥梁,能够降低写话难度,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凸显了借助生活化素材开展低年级写话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挖掘校园生活素材开展写话练习,降低表达压力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课堂活动、课间互动、校园环境等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学生而言较为熟悉,这也是最易被学生感知和表达的素材来源。因此教师可结合校园生活与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分层写话任务,让学生将发生在身边的事写下来,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一方面,可以结合课堂活动设计任务,将学科教学与写话自然融合,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即时记录感受。例如,在学习完《对韵歌》后,教师可以布置“我的对韵歌学习笔记”任务,引导学生用简单句子描述学习过程与感受,如“今天老师教我们读《对韵歌》,‘云对雨,雪对风’读起来像唱歌,特别好玩”“我学会了新对子,还和同桌比赛背诵,我赢啦”;或是在美术课完成作品后,设计“我的小画记”写话主题,鼓励学生描述作品内容,如“我画了校园的小花坛,里面有红色、黄色的花,还有一只小蝴蝶停在花上”。这些素材与学生生活相关,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写话即记录学习”的认知,减轻表达压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捕捉课间生活细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间观察任务,让学生带着“记录目标”参与课间活动 [1]。例如,课前明确任务“今天课间和同学玩一个游戏,上课后把游戏里最开心的瞬间写下来”,学生则在课间会主动关注细节,写话时就能够轻松地写出课间游玩的细节,让写话内容更具画面感和真实情感。

二、捕捉家庭温馨片段,升华写话情感温度

家庭是小学生情感寄托的港湾,在家人互动、家务劳动以及家庭活动中都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捕捉这些温馨的瞬间,将其融入写作中,则能够提升写话内容的情感温度。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家庭生活设计主题式写话任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家人互动、情感交流的小细节,并将其写下来。一方面,聚焦家人日常设计主题,以“我的家人”为主题,从“家人的样子”“家人的爱好”“家人为我做的事”等角度构建写话框架,帮助学生梳理表达思路。例如,学生可以描写家人外貌以及为我做的事:如“我爸爸有高高的个子,戴一副眼镜,他最喜欢晚上陪我读故事书”“妈妈每天早上都会给我煮鸡蛋,还会把鸡蛋剥好放在我书包里,我觉得妈妈好爱我”,在简单的句子中能够体现学生对家人的观察,也能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特殊节点设计任务,教师可以在周末、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要求学生记录有意义的家庭活动。例如,周末后布置“我的周末小事”写话任务,学生可记录“周六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放风筝,风筝飞得好高,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周日我帮奶奶擦桌子,奶奶夸我是懂事的孩子”;或是,在母亲节时设计“给妈妈的一句话”专项写话,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如“妈妈,您每天帮我洗衣服、做饭,辛苦了,我最爱您”。通过布置家庭类写话任务,将写话任务与学生家庭生活有效连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家人生活日常,感受来自家人的关爱,培养其观察能力与情感表达能力。

三、积累户外生活素材,让写话内容更灵动

大自然是“活的素材库”,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直观、生动,将其作为写话素材,能让写话内容充满“生机感”。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实地观察积累素材,提升语言表达的具体性与生动性。一方面,依托课文开展自然观察,结合语文课本中的中国自然主题,组织户外观察活动,再进行写话练习。例如,在学习《柳树醒了》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周边的柳树,布置“春天的柳树”写话任务,引导学生描述柳树的形态特征,如“春天到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长长的柳枝垂下来,风一吹就像小姑娘的头发在摆动”;或是在学习完《小蜗牛》后,在雨后带领学生观察墙角的蜗牛,让学生写“雨后的小蜗牛”,记录“小蜗牛背着圆圆的壳,一步一步慢慢地爬,爬过的地方还会留下一条细细的线”[2]。在实地观察中让学生准确感知事物特点,使写话内容更具体、形象。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天气变化设计任务,根据季节或天气变化,设计即时性写话任务。例如,下雪后布置“雪天的快乐”写话主题,学生可记录“今天下雪了,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像白色的小精灵。我和小伙伴在楼下堆雪人,给雪人戴了我的小帽子,真开心”;在下雨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下雨的样子”,写出“小雨点落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像是在唱歌。妈妈说下雨后小草会更绿,我好想快点去看看”。通过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景观,为学生提供切实感受自然景观特点的机会,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的生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生活素材开展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其终极目标在于让学生愿意写、能写好,而基于生活化素材开展写话教学与学生认知契合,能够激发学生表达欲望,降低写话难度。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校园、家庭以及自然中的生活化素材,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采用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转化为书面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为高年级写作教学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从生活中来,到文字中去”的写话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舒云 . 于生活中探寻写话教学的源头活水 [J]. 作文成功之路 ,2023, (39): 53-55.

[2] 蔡梦丽. 立足生活 轻松写话——例谈小学语文生活化写话教学 [J].试题与研究 , 2023, (13): 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