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与重塑路径研究

作者

朱林

南通理工学院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改变了生产、管理、产业链及组织模式,为制造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旨在研究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分析企业数字化重塑的路径,探索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综合策略,为企业实现高效、智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二、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一)数字经济概念与发展特征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经济活动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其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创造。数字经济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和共享化等特征。网络化意味着经济活动高度依赖信息网络,实现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无缝连接;智能化强调数据驱动的分析与决策能力,通过智能算法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平台化体现为通过数字平台连接企业、用户及供应链,实现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高效匹配;共享化指数字资源和技术可跨区域、跨行业共享,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1]。

(二)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

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深远,既体现在生产技术的升级,也体现在管理模式、产业链组织和商业模式的重塑。在生产环节,数字技术推动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及柔性生产模式的发展,使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优化资源配置。在管理与决策层面,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精准预测、科学调度和内部资源优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数字经济促使供应链数字化与协同管理发展,加速企业间协作和信息流通,实现从传统线性模式向网络化、扁平化模式转变。

三、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一)生产环节的影响

数字经济通过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带来深刻变革。企业可以利用传感器、智能设备和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柔性生产模式和按需定制能力的提升,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库存成本。此外,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与决策的影响

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制造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使企业能够收集、整合和分析大量生产、市场和客户数据,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企业可利用预测分析进行需求预测、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优化,实现精益化管理。同时,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了企业内部协作效率,打破部门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的影响

数字经济促使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和商业模式发生深刻调整。一方面,企业通过供应链数字化实现上下游协作的优化,提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透明度与协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包括定制化生产、产品与服务一体化以及平台化运营模式等,使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2]。

(四)人才与组织结构影响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制造业的人才结构和组织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企业需要引入具备数字化技能的专业人才,包括数据分析师、人工智能工程师、工业互联网专家等,同时加强员工数字技能培训,提升整体组织的数字化素养。组织结构方面,企业逐步向扁平化、网络化和跨部门协作模式转型,以增强决策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同时,企业文化也需要与数字化理念相融合,推动创新、协作和持续学习,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组织支撑。

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重塑路径

(一)技术赋能与生产升级

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从而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工厂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生产自动化水平,还支持柔性化生产和按需定制,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降低库存和运营成本。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维护技术,企业可以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实现绿色、智能和高效的生产升级,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技术基础。

(二)管理模式与组织创新

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管理工具,使企业能够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运营效率。组织结构方面,企业需要从传统层级化模式向扁平化、网络化和跨部门协作模式转型,以增强决策的敏捷性和创新能力。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促进了内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降低沟通成本,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同时,企业应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员工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形成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的组织文化,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管理和组织保障。

(三)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可通过平台化运营、产品与服务一体化以及定制化生产模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例如,通过数字化平台连接供应链、客户和服务端,企业能够实现即时订单管理、生产调度和物流跟踪,提高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服务为企业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如远程运维、predictive maintenance(预测性维护)和增值服务订阅模式,从而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商业模式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3]。

(四)人才培养与数字化文化建设

企业需系统培养具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工业软件应用能力的人才,提升员工整体数字素养。开展持续培训和技能更新计划,使员工能够适应智能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应倡导数据驱动、创新思维、跨部门协作和持续学习的理念,形成支持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氛围,激发员工参与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数字技术在生产环节提升了效率和质量,实现了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数字化转型增强了企业决策科学性和运营效率;商业模式创新和平台化运营提升了客户价值和企业竞争力;人才培养和数字化文化建设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支撑。总体来看,数字经济驱动的数字化重塑是传统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市场突围的关键路径,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了明确方向。

参考文献:

[1] 柳毅, 赵轩, 杨伟. 数字经济对传统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影响——基于中国省域经验的实证研究 [J]. 浙江社会科学 ,2023(3):4-14.

[2] 佟晨, 杜运潮, 林灵. 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14(12):151-157,161.

[3] 古贞 . 数字经济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讨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6):54-55.

1.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23SJYB1725),项目名称:数字经济赋能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2.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2023 年科研课题,项目名称:淮海控股集团数字化转型体系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