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创新:从“量”到“质”的转向

作者

白璐

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 017200

   

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家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其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长期以来,初中英语家庭作业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学习兴趣下降。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实现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从“量”到“质”的转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初中英语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过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英语教师为强化知识巩固,常布置大量书面作业,如单词抄写与语法训练。学生需耗费大量时间完成任务,导致学业压力加剧,甚至产生疲劳和厌学情绪。例如,部分学生每日需花费两至三小时完成英语作业,不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进度,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作业形式单一

当前初中英语家庭作业多以书面练习为主,缺乏多样性与趣味性。常见形式包括单词背诵与练习册题目完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学生往往被动应对作业,未能实现对语言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通常仅布置阅读理解题作为课后任务,却忽视了阅读策略指导与拓展阅读的引导,制约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作业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统一标准,造成作业难度与学生实际水平脱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作业内容过于基础,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可能因任务难度过高而产生挫败感。例如,在写作训练中,教师未依据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分层设计,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有效完成写作任务,影响其学习信心与参与积极性。

二、“质”的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与价值

(一)减轻学生负担

高质量的英语家庭作业强调有效性和针对性,避免重复性训练,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通过科学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高效掌握知识与技能,提升学习效能。例如,教师可设计综合性作业任务,有机融合词汇、语法与阅读训练,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系统整合与实际运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

“质”的作业设计体现多样化与趣味性,契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需求。教师可设计如英语游戏、英文歌曲演唱、情景短剧表演等互动性强的作业形式,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主动性,进而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情景短剧表演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沉浸于语言情境,不仅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也在协作排练中增强团队意识与情感交流,实现语言输出与社交能力的双重提升。此类作业打破传统书面训练的单一模式,将语言学习融入真实交际场景,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从被动完成任务向主动建构知识转变。

(三)促进全面发展

优质家庭作业不仅关注语言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通过设置开放性、探究性作业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进行自主思考、协作探究与实践应用。例如,开展项目式学习作业,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调研与展示,全面提升其沟通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一)分层作业设计

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差异,实施分层次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对于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布置拓展性与挑战性任务,如阅读英语原著、参与英语写作竞赛等;对中等水平学生,则侧重巩固与提升,如进行语法专项训练、撰写英语短文等;而针对基础薄弱学生,应以基础性任务为主,如单词拼写、基本句型操练等。通过科学分层,使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在适宜难度下完成任务,增强其学习信心与积极性。

(二)多样化作业形式

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涵盖听力、口语与实践类任务,全面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通过英语广播收听、英文影视赏析等方式提升学生听力素养;组织英语对话、主题演讲等活动强化口语表达;引导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设计英文海报等,提升其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不仅激发学生兴趣,也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主题式作业设计

围绕特定英语主题,系统设计关联性强、逻辑清晰的系列作业,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深化主题理解并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环境保护”主题下,可设置多维任务链:要求学生搜集环保相关英文资料并制作主题手抄报;撰写环境保护短文以锻炼书面表达;组织英语讨论或辩论活动,提升口语交流与批判思维能力。此类作业设计不仅促进语言技能发展,亦有助于跨学科整合与核心素养培育。

四、实证研究

为检验创新作业设计策略的实际成效,研究在某初级中学选取两个英语水平接近的平行班级开展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对照班沿用传统作业模式,以机械训练与统一任务为主;实验班则引入分层、多样、主题融合的新型作业体系。学期末,研究者通过标准化测试评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辅以结构化问卷收集学习动机与态度变化数据。测试数据显示,实验班学生在听、说、读、写各维度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问卷反馈进一步揭示,实验班学生对英语作业的认同度显著提升,72% 的学生表示“作业内容贴近生活,激发了表达欲望”, 68% 认为“任务难度适中,有助于逐步建立学习信心”。教师观察记录亦表明,实验班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强,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更高。实证结果印证了优化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效能的正向影响,也为“双减”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结论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从“量”到“质”的转向是必要且可行的。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明确“质”的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与价值,并提出分层作业设计、多样化作业形式、主题式作业设计等创新策略,同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初中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和创新家庭作业设计方法,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念.“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家庭作业分层设计的行动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 ,2024.

[2] 柯瑞佳 . 减负增质,优化创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J]. 校园英语 ,2024,(10):73-75.

[3] 李小漫 . 减负增质 , 优化创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J]. 中学生英语 ,2024,(08):85-86.

[4] 张昕 .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创新实践探究 [J]. 中学生英语 ,2024,(0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