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研究分析及行动方案

作者

于跃

沈阳市于洪区前辛台小学 110141

根据2024 年3 月13 日辽宁教育厅发布《关于中小学生课间时长要求》,为确保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望远,缓解视力疲劳。基于以上以上几点因素,对小学课间十分钟进行探究,虽然小学课间的十分钟体育活动是学生在上课间隙进行的短暂运动,时间不长但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提升学生户外活动的兴趣,缓解压力,既能使师生课间同乐还能提高课间体育活动效率;探索出适用于小学课间 15 分钟体育活动的模式,进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课间 15 分钟体育活动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以“课间十分钟”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章50 余篇,最终选取20 余篇文章进行仔细阅读,并对所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了前辛台小学的任课教师、学生。对前辛台小学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有体育教师2 人;其他任课教师15 人;学生108 人。

2.3 行动研究法

从课间十分钟内容、课间组织形式、组织管理系统等多角度展开行动研究,基于需求与目标,不断构思新方法,不断推进有效实践,针对问题,不断寻求方法的改进与丰富。同时不断感悟和固化有效推进策略。

3. 结果与分析

3.1 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学生作为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对于课间十分钟的态度及看法直接影响课间十分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所以就现课间十分钟对我校 108 名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3.1.1 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参与体育活动时长

通过调查了解,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由于课间任课教师压堂,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外出活动;二是一些学生想要提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三是学生由于自身原因或是对课间体育游戏了解有限,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针对以上问题,积极改变任课教师观念,禁止占用学生课间,并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3.1.2 小学生对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显示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比较喜欢课间十分钟,有四分之三的学生对待课间十分钟的态度是不满意、不关心,不知道自己在课间十分钟该做什么。

3.1.3 小学生通过参与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想要达到的状态

根据调查学生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目标状态可见课间十分钟的体育活动还是非常重要的。

3.1.4 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场地、器材满意度

表4 学生对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场地、器材满意度的百分比

通过调查显示,现学校体育器材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些可能都是导致学生在课间无法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从而影响参与度和积极性。

3.1.5 小学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安全性调查

大部分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许多学生和教师对于运动危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容易受伤,尤其是一些新教师,对于运动中存在的风险预判不到位,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从而引发危险。

3.1.6 小学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管理方式和评价体系调查

想要课间 15 分钟体育活动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需要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课间15 分钟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活动的效果。评价体系不仅对学生起到了监督作用,对教师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

3.2 小学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

3.2.1 参与积极性低,缺乏组织管理

课间十分钟作为学生放松心情,缓解情绪,游戏放松的的间歇性活动,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对它进行组织和管理且部分学校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组织管理上还没有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构架,学校的领导对于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还没有深刻的认知,对如何开展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于体育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管理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缺乏系统的规划。

3.2.2 学校领导和组织部门不够重视

学校领导及师生对于课间十分钟的体育活动认识不到位,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课堂压力还能激活学生的大脑神经,从而提高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质量,而大部分学校的课间十分钟一直作为学生活动的空白区域,没有提供过多体育器材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也没有点对点安排教师对课间十分钟进行巡视、监督。

3.2.3 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实施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学校和师生来讲,学生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的安全应为第一位。首先学生课间十分钟无组织,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无人监管。其次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未明确划分区域,进行体育活动时比较混乱。

3.2.4 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内容单调

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学校没有再安装单双杆等器械,学校没有其他的游乐设施,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说可游戏的器械较少,我校学生地处农村,学生对于游戏种类、玩法、设施了解的少,家长对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游戏的关注度低,少数好动学生的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是追逐跑类的,针对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吸引力。

4. 结论与建议

4.1 完善设施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步升级或增设体育设施,我校增设了乒乓球桌,羽毛球场地、地面游戏,对篮球场地的使用进行了标准的划分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

4.2 强化管理及时反馈

设立专门的课间体育活动督导管理小组,负责组织、监督和协调课间 15分钟体育活动,并对负责课间活动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学生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定期提出对 15 分钟课间体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优化活动方案。

4.3 家校联动

学校和家长积极沟通且达成共识,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将课间15 分钟存在的益处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家长讲清楚,学校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告知家长;家长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支持学生在学校课间15 分钟进行自由活动,理想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对的未知风险,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4.4 丰富内容 激发兴趣 制定方案

结合我校的学生少场地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让学们们自己参与其中进行体育游戏的创新,设计多样化的课间体育活动;课间时长由十分钟增至 15 分钟后增设了律动音乐,一方面提示任课教师按时下课,另一方面通过有节奏的音乐律动,利用欢快的音乐调动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参与度。

参考文献:

[1] 夏立新 .“课间十分钟”也是一门课程 [J]. 教育与管理 ,2003(2):50-51.

[2] 郑旭 . 小学课间十分钟的体育活动分析 [J]. 文理导航,2024(03):79-81

[3] 陈龙 . 浅谈小学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J]. 教育与管理 ,2010(12):28.

[4] 张卫华 . 课间十分钟,我们该做些什么? [J]. 教育科研论坛 ,2009(6):74.

[5] 毕静 .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同群行为 ”研究 [D].吉林: 吉林师范大学,2020.

[6] 王雪卉 . 太原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创新性研究 [D]. 成都体育学院,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