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作者

张建峰 冯梦琦 黄爱维

南通理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0

在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是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与《汽车构造》、《机械原理》等具有具体结构和机械运动的课程相比,电路电流的流动,电控系统传感器信号的传递、电控单元发出指令让执行器工作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同学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很难理解老师的讲解,而老师也无法及时感知到同学的困难和疑问。这就导致了老师的讲解与学生学习的脱节,大多数老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按照教学计划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为了考试合格,在课堂上完成任务式的听课,师生的互动性差,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面对上面的困境,如何有效的解决呢?本人从 2020 年开始担任《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教学,开始进行基于 "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 的《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其改革探索与实践过程如下:

一、课程内容重构与教学资源建设

组建了由张建峰任负责人,冯梦琦、黄爱维为成员的学习通平台课程建设团队,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安排。按照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目表,对课程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的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拆分原章节,并以项目化教学模块为单位,进行了知识重构,完成了课程 PPT 的建设与上传。针对项目化教学模块,开展微课视频的录制,目前已录制了 45 个视频,上传学习通课程平台,完成了学习通在线课程建设。方便学生的课前预习、课程知识点学习以及在课后的复习。

线下教学资源建设上: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通过调研和讨论,设计出 10 个《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典型项目。围绕每个典型项目和相应的设备,为每个项目编写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书,为每个典型项目整理所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项目任务。

二、教学方法创新

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即教学时项目基础知识与项目实施相结合,让学生围绕项目任务进行学习,利用构建的“典型项目”“典型任务”在“工程情景”中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探索式”“验证式”等新的教学形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将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

三、考核方法改革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定。学生完成项目的任务工单,指导老师批改任务工单,进行打分,并作为学生课堂表现成绩计入期末总评成绩。同时课内实验也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模式,其完成情况通过实验报告成绩计入期末总评成绩。线上任务 10% 、课堂表现成绩 10% 和实验报告成绩10% ,共计占比 30% ,增加了过程性考核的比例,弱化终结性考核分数占比,引导学生重视上课过程,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情况

学生评价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本学期项目化案例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满意?(如任务难度、实用性、趣味性等)单项中调查中, 100% 的同学表示满意;在老师对项目各环节(案例导入、过程指导、成果点评)的示范与指导是否清晰、到位?单项中调查中, 94.03% 的同学表示满意;在项目化案例教学中的反馈机制(如老师点评)对您的学习帮助如何? 95.52% 的同学表示满意。然而,案例中涉及的沟通技巧(如表达、倾听、反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也有 7.46% 的抱怨率,本人分析还是班级人数较多,设备台套数太少,导致有部分同学操作、表达、和反馈的参与感偏弱的问题,这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积极性下降等情况出现。

同时在没有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的车辆设计 1 班,考试平均分为 68.12 分,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的汽车电控 1 班,考试平均分为 79.57 分,说明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提高。

五、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效果

(1)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提高

该教学模式开始实践和推广应用以来,已完成车辆工程教研室四名教师参加下企业锻炼,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先进理念的学习,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教师队伍。参与人以推动教学改革、科研反哺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业指导水平,也获得了相关部分的肯定,其中冒兴峰老师参加江苏省微课比赛获得二等奖,参加第二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李舜酩教授、张建峰老师、张军老师等发表相关教研教改论文6 篇。

(2)教学模式在其他课程的应用推广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课程的推广和应用,如汽车工程学院的《汽车设计》、《汽车工程软件》课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均可采用项目引入教学内容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甚至可推广至其他专业,其他学院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六、后续仍有待强化的内容

1、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资源,

部分学生反映线上任务(学习视频)时间过长,学生往往没有很长的时间去学完一个时间超过15 分钟的任务,后期需要将视频剪辑到5 到15 分钟之间;另外在课件中加入动画、案例的材料,进一步提升课件质量。

2、完善项目案例

进一步增加项目案例的数量,优化项目案例,提供项目案例质量,提高其先进性、高阶性和实操性,同时要是每个项目对应的任务与课程培养目标更加契合

作者简介:张建峰(1978-),男,汉族,江苏常州人,硕士,车辆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电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黄爱维(1989-),男,汉族,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汽车设计、机械设计;

冯梦琦(1995-),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控制与仿真。

基金项目:南通理工学院校级课题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题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编号:2023JKT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