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分析系统
李峰 殷雷
宁阳县农业农村局 271400
引言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农机作业中的高能耗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大规模农机群体作业的背景下,由于操作方式不当、设备状态不佳、调度不合理等因素,能耗浪费严重,不仅增加了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经济负担,还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相悖。传统的农机能耗管理大多依赖人工经验和事后统计,缺乏实时监测和科学分析,无法实现动态调控和精准优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农机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分析成为可能。通过搭建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分析系统,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实时获取农机运行参数,全面掌握能耗水平,并利用算法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从而降低能耗、提升效率。
一、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需求与总体架构
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的构建主要源于三方面的需求:一是节能降耗的现实需求,农业机械在高强度作业中常出现油耗高、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急需通过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实现能耗控制;二是智能化发展的时代需求,农业生产已进入信息化与智能化阶段,农机能耗监测系统是实现智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绿色发展的战略需求,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要求减少能耗与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系统总体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与存储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交互层。
二、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系统的关键技术支撑
该系统的构建依赖于多项关键技术。首先是传感器技术,通过高精度流量传感器、GPS 定位设备、发动机状态监测器等,实现对农机运行状态和能耗的实时采集。其次是物联网技术,利用无线通信网络将采集到的多维度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保证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第三是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清洗、存储与建模,发现能耗的变化规律,识别异常情况,并为后续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第四是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训练,预测不同工况下的能耗水平,并提出最优操作策略。
三、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分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该系统在功能设计上主要包括数据监测、能耗评估、异常预警、优化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五个模块。数据监测模块负责对农机能耗相关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上传,确保数据全面准确。能耗评估模块通过建立能耗模型,对不同作业条件下的能耗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为能效比较提供依据。异常预警模块基于实时数据与设定阈值,对能耗异常、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进行预警提示,提醒农机手及时调整。优化分析模块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节能操作建议、最优作业路径和合理调度方案。可视化展示模块通过图表、地图和动态曲线,将能耗数据、优化建议和预警信息直观呈现,便于用户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块相互协作,形成完整的监测与优化体系,为农机作业的能效提升提供全方位支持。
四、农机作业能耗优化分析的策略与方法
农机作业能耗优化需从操作方式、设备状态和调度安排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操作方式上,系统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操作习惯下的能耗数据,为农机手提供科学操作建议。例如合理控制发动机转速、避免频繁急加速与空转,能够显著降低油耗。其次,在设备状态上,系统可监测发动机、传动系统和作业部件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磨损与故障风险,避免因设备状态不良导致的高能耗。再次,在调度安排上,系统通过 GIS 与优化算法,为农机群体作业提供最优路径规划与任务分配,减少重复作业和无效行驶,从整体上降低能耗。
五、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系统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分析系统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能够显著降低能耗与成本,帮助农机手和农业企业实现节能增效。第二,它能够提升作业效率与质量,通过优化调度和科学操作,实现农机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它能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发展前景来看,该系统未来将与更多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提升能耗预测和优化建议的准确性,区块链技术将为能耗数据提供可信共享机制,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将用于农机手的培训与模拟操作,全面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结论
农机作业能耗实时监测与优化分析系统是实现农业节能增效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研究表明,该系统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农机能耗的实时监测、科学评估和智能优化,有效降低了能耗水平,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在数据标准化、算法精度和用户应用普及方面仍存在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推动技术融合与标准建设,探索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完善系统的功能与机制,促进农机作业能耗监测与优化的常态化与普及化,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明霞 , 刘裕轩 , 候华毅 , 等 . 多传感器集成的智慧大棚物联网监测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47(04):426-433.
[2] 龚卓敏 . 边缘计算协同下的 5G 网络时延优化及能效提升机制 [J]. 中国宽带 ,2025,21(10):46-48.
[3] 李茉 , 孙振一 , 杨爱峥 , 等 . 水氮优化调控对稻田生态系统增效减排协同效应 [J/OL]. 生态学杂志 ,1-14[202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