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解析

作者

安雪梅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015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日益精细化,政府会计制度的完善与预算管理的一体化成为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抓手。预算一体化管理框架旨在通过政府会计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预算信息的实时监控、动态管理,进而提升了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及资源分配的效率。预算一体化管理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产物,也是现代公共治理的必然趋势,它通过整合财务与预算信息,强化了对财政资金流的管控,提高了财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一、预算一体化管理意义解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一体化管理的迫切需求。

行政事业单位执行的政府会计制度。政府会计制度是规范政府会计行为的一套规则体系,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强调在经济事项发生时确认收支,更能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收付实现制则以现金收支为核算基础,便于预算执行控制。政府会计制度的构建需要在这两种核算基础之间寻求平衡,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二)预算一体化管理的核心功能与管理优势。

预算一体化管理通过系统集成与流程再造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等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实现预算管理全过程的协同和联动,其核心是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打通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预算一体化管理的主要特征包括全面性、一致性和实时性,全面性体现在预算管理覆盖了从预算编制到决算的全过程,涵盖了各类预算资金和全部预算单位。一致性表现为预算管理各环节使用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业务规则,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实时性则强调预算管理各环节的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和更新。在此平台上,各部门能够协同操作并实时共享预算动态,从而根除了因系统孤立所导致的数据碎片化与信息滞后问题,最终显著提升了部门间的协作效率与管理决策的整体透明度。

( 三 ) 预算一体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精细化管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预算编制、执行至监督的全流程自动化,从而有效降低了人为操作的差错,并提升了资金管理的精确性。通过动态监控与实时反馈机制,该系统能够持续追踪预算执行状况,辅助单位适时调整资金运用策略,进而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将财务、采购、项目、绩效等多个独立的业务模块进行无缝集成,有效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孤岛”,构建了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进而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融合功能。这种信息层面的融合,为管理者获取全面、实时的财务数据以支持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二、预算一体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与流程设计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管理、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单位会计核算、绩效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决算、预决算公开、政府财务报告等体系组成,各体系之间联系紧密且数据具有交互性。为了提高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需优化系统功能,将各功能模块并入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中,并确保各个模块能互相读取有效信息数据。构建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需要选择和应用一系列关键技术,首要的是数据库技术,它是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的基础,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问题,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弹性的计算资源,满足预算管理不同阶段的计算需求,通过云平台,可以实现预算管理系统的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降低硬件投入和维护成本。大数据技术在预算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方面,通过对海量预算执行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和趋势,为预算编制和调整提供依据。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预算数据的可信度和透明度,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预算资金流向的全程追踪,有效防范预算资金的违规使用。预算一体化管理通过系统化的流程设计,显著强化了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与合规性。相较于传统模式,该系统依托统一的操作平台,实现了从预算编制、审批到执行监督的全流程自动化与标准化。

三、完善和提升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维护服务水平

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方式的深度开展需要不断完善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平台性能。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要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互联互通,需要对一体化系统功能进行深度开发,建立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促进财政部门、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审计部门等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让系统数据流动起来。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深化一体化系统信息共享责任意识,明确信息共享的部门和职责,细化信息共享的程序和机制,以规避信息共享风险,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建设高质量发展。预算调整流程的则需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预算调整能够及时满足实际需求,预算监督环节的流程强调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通过系统设置关键控制点,实现对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和预警。软件系统作为一体化实施的载体,其维护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应做好网络安全和风险管控,定期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维护更新,及时修复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错误,确保系统始终运行在最佳状态。

四、结束语

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和核算的闭环管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用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时遇到的问题,不仅需要先进的流程技术支持,更离不开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实施策略。行政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预算一体化管理工作,科学运用预算编制方法,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预算执行,落实预算绩效评估结果。从实施效果来看,一体化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财政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未来,需持续优化技术应用,深化流程再造技术,加强完善制度建设,以实现预算一体化管理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虹 基于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一体化管理的构建 [J]. 财经界,2025(5):105-107.

[2] 张晓燕 预算一体化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5(7):211-213

[3] 范舒琴 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J]. 市场嘹望,2025(6):175-177

[4] 王加香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方式研究 [J]. 商讯 2025(1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