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为径,与素养同行
区坚梅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 5290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语文学科不仅仅承载着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项目化学习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任务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在多学科知识的交融中提高综合素质。因此,探索基于项目驱动的跨学科融合作业设计策略,不仅能突破传统作业模式的束缚,更能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锻炼跨学科的应用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一、项目驱动作业设计的基本思路
项目驱动作业设计是一种将学习任务与实际问题结合的方式,旨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来增强学习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其设计思路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任务
项目驱动的作业设计首要特征是问题导向。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推动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动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质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搜索与应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或学科知识相关的问题,确保任务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例如,可以设计“如何通过学习古诗词理解历史背景”的任务,既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种问题导向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在多种可能的答案中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任务设计,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问题解决的技巧,最终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结合多学科内容,增强综合性
跨学科融合是项目驱动作业设计的另一关键特点。将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内容,确保任务设计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例如,语文作业可以结合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实验报告来学习如何用文字表达实验过程,通过数学来计算实验数据,从而实现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去解决问题。
跨学科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验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已不再足够,应对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视角与知识储备。通过跨学科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学习如何在不同学科的知识框架中自由切换,形成更加全面和多元的思维方式。
二、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设计跨学科任务,结合实际生活情境
跨学科任务设计的核心在于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其综合素养。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引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应用理解。这种任务设计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而是要让学生体验到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跨学科任务设计。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环保主题”项目,任务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语文课文学习环保知识,并结合数学知识,统计一周内家中各类垃圾的产生量,再用语文写一篇环保倡议书。这不仅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通过数学运算让学生意识到环保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写作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跨学科融合的任务使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增强对学
科内容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二)任务分阶段进行,逐步深化学生思维
任务分阶段进行的设计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深化思维,使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充分理解和运用知识,并为下一阶段的任务奠定基础。通过将任务拆解为多个小阶段,学生可以在每个阶段中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实践,从而避免任务过于庞大导致学生缺乏方向感。同时,逐步递进的任务能够使学生在完成整个项目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家乡文化研究”项目中,任务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通过语文课文学习家乡的历史背景并进行资料收集;第二阶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并设计一个文化展示板;第三阶段,学生将文化展示板与文字说明结合,完成一篇关于家乡文化的文章,并进行小组展示。在每一个阶段,学生不仅运用了语文知识,还结合了社交和展示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跨学科能力。
(三)强化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多方面素养
跨学科作业的评价机制应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不仅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多元评价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关注过程,提升自我反思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得到平衡发展。
例如,在“节约用水”主题的跨学科项目中,评价标准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设置:首先,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通过作文或演讲表达他们的节水建议;其次,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学统计记录家庭的水表数据并得出节水策略;最后,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完成调查问卷和讨论。教师不仅评估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具体表现,还可以通过同伴评价和自评,让学生更全面地反思自己的优缺点,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这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并提升整体能力。
结语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革新,需要从“单一的学科训练”走向“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项目驱动的作业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巩固,更是综合素养的培养途径。跨学科的作业设计,使语文学习从“课堂知识”延展到“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知识与能力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丹 .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施困境研究 [J]. 家长 ,2025,(23):89-91.
[2] 张 旭 . 小 学 语 文 跨 学 科 项 目 化 学 习 研 究 [J]. 启 迪 与 智 慧( 上 ),2025,(0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