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期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思考与建议

作者

孙亚东

邯郸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序言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确保防洪、供水、灌溉、排水等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十四五”期间,我国水利建设重点聚焦防洪安全、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等方面,全面推动各类防洪设施、大中型水库建设和蓄滞洪区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本次研究通过对当前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现状的分析,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对策。

1 新时期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

尽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水利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项目前期工作仍存在进展缓慢的问题。一方面,部分项目因地理环境复杂、征地拆迁困难等问题,导致前期准备工作延误。特别是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历史遗址保护和地方利益冲突较大的区域,前期协调工作尤为艰难,导致项目无法按时推进;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涉及的利益方较多,决策程序繁琐,沟通协调难度较大,常常影响到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制约了前期工作的高效推进。

1.2 流域系统管理治理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在流域系统管理治理方面的能力仍然不强,主要表现为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治理缺乏有效统筹。各流域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跨区域、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导致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配置、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协调不力。在一些流域,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过度开发,导致了水利工程的治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由于流域系统的复杂性和跨区域性,地方政府往往侧重于地方性项目的建设,缺乏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使得流域整体管理效率低下。

1.3 主要支流项目中央资金额度严重不足

虽然水利部每年都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中,但对于一些基础性较强、见效较慢的支流项目,资金拨付常常不到位。许多支流项目由于受限于中央预算分配和地方财政状况,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特别是对于水利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的支流项目,其工程改造与提升的资金需求十分庞大,而中央财政对这些项目的资助力度较为有限。在一些地区,地方财政无法完全承担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本,导致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甚至出现停工、半停工现象。

2 新时期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的优化对策建议

2.2 技术方面优化对策建议

2.2.1 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

在水利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中,建议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水利项目中的应用。利用高科技设备采集流域、河道、水库等水利设施的实时数据,提供更为精准的基础数据支持。在粗朱砂比方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各类水利项目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构建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帮助管理者科学决策,预测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2.2 加强工程可行性与风险评估技术

对于重大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议引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水利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相关部门应利用水文、水利工程、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先进分析工具,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加大项目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风险矩阵等工具,评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潜在风险。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风险、环境风险、资金风险等多维度的识别与应对策略,确保项目能在高效、安全的环境下顺利推进。

2.3 管理方面优化对策建议

2.3.1 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

在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建议加强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特别是在项目初期阶段,应通过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项目资料、数据和决策信息的即时交流。具体可以设立跨部门的专项工作小组,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早期启动。

2.3.2 完善项目管理流程与标准

水利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复杂性和长周期要求项目管理必须具备系统化的流程和标准。建议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从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到审批、资金分配等方面,逐步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体系。首先要强化项目立项审批的标准化,确保项目从初期规划到实施都能按照国家或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其次建议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管理标准,明确项目各阶段的时间节点,确保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按时完成,避免前期准备工作出现拖延;最后还应引入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标准,确保项目管理中每个环节都能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风险,有效保障水利项目的顺利推进。

2.4 招标方面优化对策建议

2.4.1 加强对投标企业的评估与筛选水利重大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招标程序的规范化,除了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常规审查外,还应加强对其过往项目经验的考察,重点评估企业在类似水利工程项目中的业绩表现、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及施工安全记录。投标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是一个重要评估指标,应重点审核其财务健康状况和项目履约能力,避免选择资金链不稳定的企业。相关部门可以建立投标企业的信誉档案,定期对其资质、履约情况、历史项目质量等进行评估,形成一个信用评价体系,为后续的招标活动提供数据支持,确保选择的企业具备履约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

2.4.2 推行全过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在水利重大项目的在招标过程中,可以引入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通过招标选择专业的工程咨询单位,为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从项目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在合同管理方面,建议加强合同条款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权责明确,避免后期因合同漏洞或执行不力产生纠纷。同时应建立合同履行的动态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监督机构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与安全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减少后期修改与返工的情况,保障项目的高效推进。

3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归纳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项目前期工作进展缓慢、流域系统治理能力不足、项目质量控制有待提升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涵盖政策、技术、管理和招标等领域的具体建议。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招标流程,可以有效提升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闯 . 水利工程河道清淤及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43(04):251-253.

[2] 盖云亮 , 孙静芳 , 刘骁枫 .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管理问题及处理措施 [J]. 中华建设 ,2025,(04):72-74.

[3] 卜悦鑫 , 唐大维 .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阶段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以“引江补汉”工程为例 [J]. 中国招标 ,2025,(03):105-107.

姓名:孙亚东 出生日期:1983.02.05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 职称: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