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黄建定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初级中学 527125
一、引言
初中后进生转化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成效,甚至与当下社会发展及国家长远建设紧密相连。“后进生”通常指学习成绩不佳、纪律意识薄弱、缺乏进取精神且道德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因此,初中教师必须承担起转化后进生的责任,积极探索有效转化路径。尤其在我校,农村留守儿童与单亲家庭学生占比较高,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故而,研究并推广后进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后进生的特点和成因
后进生是班级中的特殊群体,普遍存在思想道德水平较低、言行举止不合规范、学习成绩落后等问题。后进生并非天生如此,其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自身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家庭因素
部分家长受“读书无用论”错误观念影响,忽视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言行教育;部分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孩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与关爱;部分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使其养成强势、任性的性格;还有部分学生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长期处于不良家庭氛围中,对生活产生极度悲观的态度。
2.2 社会因素
社会上存在的贪图享乐、沉迷赌博等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同时,初中生好奇心强,乐于浏览网络信息,但辨别能力较弱,易受不良网站内容误导,引发身心健康问题。
2.3 学校因素
部分教师存在不公平对待学生的情况,日常教学中过度关注优等生,对后进生缺乏关注甚至放任不管,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后进生逐渐丧失学习自信心。
2.4 学生自身因素
多数后进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畏惧吃苦,意志不够坚定,自制力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情绪波动较大,进而无心学习、难以提升自我。
三、初级中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3.1 教师提升综合素养,树立良好榜样
在初级中学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言行举止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自身积极正面的形象,尤其要关注后进生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未因成绩落后而被忽视或轻视,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爱。通过这种方式,逐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增强对社会不良风气及网络负面信息的抵抗力。
3.2 发掘后进生闪光点,强化正面引导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闪光点,给予肯定与鼓励,引导后进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缺点,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以我曾教过的一名后进生为例,他的父亲酗酒且性格暴躁,母亲常被责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变得十分自卑,平时总是独自静坐,很少与同学交流,即便努力学习,成绩也未见起色。为帮助他重拾信心,我通过观察发现,他极具正义感与同情心,看到同学被欺负时会主动上前制止。我当即在班级中公开表扬了他,同学们也纷纷为他鼓掌。后来,我又发现他具备文艺天赋,在校园文艺晚会上,我推荐他表演小品,他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此后,我还专门进行家访,结合孩子的优缺点,与他的父亲沟通,引导其多关注和关爱孩子。在持续引导下,这名后进生逐渐变得自信,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3.3 用关爱感化后进生,营造温暖氛围
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力量。我曾遇到一名学习成绩极差的学生,经了解,他来自单亲家庭,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为帮助他转化,我首先主动与他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再逐步关注他的学习情况。有一次检查作业时,我发现他未交作业,正要询问原因,他却主动伸出受伤的右手。我意识到伤口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感染,便对他说:“这几天你不用写作业和练习,专心听讲即可,后续我会帮你补上落下的内容。”第二天一早,我带了药品给他包扎。令我感动的是,他竟用受伤的手完成了练习,同学们也深受触动,自发为他鼓掌。此后,每当他取得细微进步,我都会及时表扬,并为他指明后续努力方向。同时,我鼓励他参与班级集体活动,动员班干部邀请他一起打篮球、踢足球。在全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名学生逐渐摆脱了消极状态,变得勤奋好学、遵守纪律,不再自卑,坚定了学习的信念。
3.4 因势利导,激发后进生求知欲
转化后进生,除了倾注爱心,还需为他们营造和谐融洽的育人环境,根据其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教师可为后进生建立专属档案,记录其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及发展需求,根据档案灵活调整教学要求与目标,让后进生感受到学习并非遥不可及,逐步体验到进步的喜悦。此外,可结合后进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成立专门的学习小组,如绘画小组、体育小组、手工小组等,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从“能学”到“愿学”“乐学”的转变。
3.5 开展课后帮教,构建互助机制
课后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时段,教师可充分利用班级中的优等生资源,开展“一帮一”帮教活动,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帮助后进生。从作业完成到习题讲解,优等生可随时为后进生提供帮助。由于后进生与“小老师”年龄相仿、关系亲近,更容易接受帮助;而优等生为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也会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自身能力。这种帮教模式既能助力后进生转化,又能促进优等生进一步发展,实现“双赢”。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以真诚的关爱对待后进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与不足,实施因材施教,为他们营造温暖、包容的成长环境,助力其健康快乐成长。相信只要教师始终秉持关爱之心,持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就能切实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帮助每一位后进生实现自我提升与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宝鹏 , 邸文亭 . 农村中学后进生转化问题浅议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202.
[2] 刘爱丽 , 李倡林 . 浅谈后进生转化的方法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6):142.
[3] 张雄辉 .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J]. 中学教学参考 ,20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