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度融合策略
陈光赤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一中学 524200
引言
初中时期对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性成长至关重要,同时,这一阶段的班级管理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秩序与生活环境,也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和人格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德育工作旨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观,提升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不仅能增强班级管理的成效,还能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
1 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度融合的意义
1.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对学生成长提出的要求。班级是每个学生成长的载体,班级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例如,在组织学生参与班级值日、公共区域打扫等日常工作中,教育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在开展主题班会时,引导学生学习先进典型,追寻人生楷模,树立崇高理想,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厚植时代新人成长的沃土。
1.2 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营造书香班级、文明班级、友善班级是每个管理者的殷切希望。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方式,自觉遵守班规班纪,提高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比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引导学生体谅他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塑造和谐互助的同学关系。在布置班级文化环境时,选取积极向上、饱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制定班规班纪时,引导学生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遵守的班级公约。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能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2 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度融合策略
2.1 构建德育课程体系
为了实现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深度融合,首要环节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德育课程框架。该框架不仅需传授德育理论知识,还需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不仅能理解德育知识,还能在生活中贯彻德育精神。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开发一系列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例如“班级管理与道德担当”、“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等,此类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还能促使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主动担当,学会协作,为班级的团结与进步作出贡献。此外,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还应注重与各学科教学的结合,将德育内容自然融入各科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德育的潜移默化影响。
2.2 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在当今时代,革新班级管理策略是推进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关键方法。过往的班级管理多集中于行为规范和学业成绩的增进,较少涉及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为突破这一限制,我们必须积极寻求并实施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入项目制学习、小组互动学习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同时,培育协作、沟通、问题解决等技能,并融入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与道德观念。比如,在组织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焦点,结合班级实际,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德育的真谛。另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班级微信、QQ 群等在线交流工具,增强师生、同学间的互动与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波动和心理需求,为德育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过在线平台发布德育资料、分享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3 强化德育实践环节
在实践中加强德育认识的深化是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关键环节。为提升德育实践效果,我们可以实施多元化的策略。首先,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类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操技能,还能让他们深刻领会德育的内涵和重要性。其次,举办各种校园德育活动,如道德讲座、德育故事交流会等,以生动案例启发学生思考道德问题,激发道德情感,培养道德判断力。此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执行德育活动,让他们在策划、筹备与执行中展现主动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深化对德育的认识。通过这些实践,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领会德育的真谛,使德育理念融入内心,外显于行动,进而促进班级管理与德育的深度结合。
2.4 加强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对于初中班级管理和德育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其教育氛围、家长的教育理念及行为模式对学生道德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家校联系,构建有效的家校共育体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促进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首先,定期举行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德育表现及其优劣,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一致性。其次,创建家校联系册,记录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点滴表现,便于家长和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灵活调整教育措施。最后,运用现代科技,如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使家长更方便地融入孩子的教育过程。
结语
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深入整合构成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教育工作者持续进行探索与尝试。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我们有信心为学生营造更为优越的成长环境,助力社会培育出更多具备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纪律意识的青年才俊。
参考文献
[1] 张华 . 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45-46.
[2]李娜.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德育,2023(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