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路径探索
李升
四川省通江县第二中学 636700
引言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美育渗透的优质资源。古诗词中丰富的意象、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然而,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古诗词的美育功能,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审美能力难以提升。因此,探索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性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具有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学生个人素养提升来看,古诗词中蕴含着语言、意境、情感与人格等多重美。美育渗透能引导学生感受诗词语言的精妙凝练、音韵和谐,提升语言表达与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领略诗词营造的或壮阔、或幽美的意境,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体会诗人真挚深沉的情感,丰富情感世界,培养同理心与人文关怀。同时,感悟诗人高尚的人格品质,如爱国情怀、坚贞气节,有助于塑造健全人格。
2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
2.1 美育目标模糊,缺乏系统性规划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目标的设定常常模糊不清。许多教师没有明确将美育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侧重于诗词的字词解释、翻译和背诵,以应对考试需求。即便有涉及美育内容,也只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美学元素。而且,美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规划。不同年级、不同体裁的古诗词,其蕴含的美育价值各有侧重,但教师没有根据这些特点制定分阶段、有层次的美育教学计划。
2.2 美育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兴趣
目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方法较为单一。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分析诗词,将美育内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2.3 教师素养不足,影响美育实施
高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美育方面普遍存在素养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对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古诗词中美学元素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入解读能力。在讲解古诗词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字词和内容理解上,无法挖掘出诗词中蕴含的语言美、意象美、情感美等深层次的美育价值。
3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3.1 诵读品味,感受语言美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体会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如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让学生读出诗词的韵味。例如,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受诗词的豪放气势;然后教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注意诵读的节奏和语调;接着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朗读,体会诗词的韵律美;最后让学生进行个别朗读和集体朗读,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2 情境创设,体会意境美
意境是古诗词的灵魂,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词所描绘的场景和氛围。例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的画面,同时播放一段悠扬的古筝音乐,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音乐,想象自己就是那位漂泊在外的游子,感受诗人此时的心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
3.3 联想想象,领悟情感美
古诗词往往留有空白和悬念,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填补诗词中的空白,领悟诗词的情感美。例如,在教学李商隐的《锦瑟》时,诗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4 比较鉴赏,提升审美能力
比较鉴赏是一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通过将不同诗人、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古诗词进行比较,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在题材、情感表达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是美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古诗词中丰富的美学元素为美育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在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虽然已经意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但仍然存在美育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有效地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品味、情境创设、联想想象、比较鉴赏和结合文化等路径,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和人格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审美教育视域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以《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课教学为例[J]. 张泽华.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1)
[2] 高中语文古诗词的审美教育教学[J]. 庞舒月. 汉字文化,2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