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字育人课程与养成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周永芳
重庆市铜梁区立心小学 重庆 402560
前言:
小学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写字姿势、良好写字习惯的重要时期,还要带领学生对汉字的形体美做出初步感知。同时,在增加语言积累的同时,语感、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也是重点,积累学习语文知识的方法、形成良好习惯。但在以往的习字教学中,还存在重技能训练、轻育人价值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避免这类情况的产生,针对习字育人课程与养成教育融合路径探究应给予足够重视。
一、构建写字与养成相结合的双层目标体系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要将基础习惯培养视为重点。在写字目标上,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对书写上的基本笔画、简单汉字做出合理规范;在养成目标上,要将写字的专注力,以及不随意涂改的认真态度,爱护作业本等珍惜习惯的培养视为重点。比如:在对“人”字进行书写的时候,要求学生达到“一笔写好,不擦改”这一要求,同时对“人”字像是两个人并肩站立,有相互尊重这一寓意做出讲解,将“与人友善”这一品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对于中年级小学生,要将品质与文化提升视为重点。写字目标上,要注重复杂汉字间架结构的掌握,做好古诗、短剧的书写规范,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养成目标上,重视“独立完成练字任务”这一责任心,“对比字帖找差距”的反思习惯,还有“感受汉字美”这一审美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对《静夜思》这一古诗进行书写的过程中,让学生“先理解诗意,再工整书写”,在一笔一画写好每一个字的过程中,对诗人的思乡之情有充分体会,将热爱家乡这一情感渗透到教学过程中[1]。
二、有效挖掘写字教学中的养成教育元素
可结合教材生字、经典文本等内容,着重围绕“汉字本身、书写过程、拓展延伸”这几个角度来进行养成教育内容的挖掘,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
首先,可基于汉字含义来进行道德元素的挖掘。可将蕴含传统美德、良好品质的汉字选出来,然后再围绕这些字形的演变、故事讲解来实现写字和品德的有机融合。比如:以“孝”为例,可先将“孝”的甲骨文展示给大家(像是孩子在搀扶老人),之后再给大家讲解“孝是尊敬长辈、照顾父母”,后让学生对“孝”这个字进行规范的书写,期间要做到笔画平稳、将自身对长辈的恭敬展现出来。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为长辈做一件小事”这一实践任务,让教学过程体现出“写字—懂孝—行孝”方面的有机融合 [2]。
其次,在书写过程当中自然进行习惯元素的渗透。可在整个写字过程中合理地引入养成教育,对行为要求做出进一步细化。如,在准备环节,可让学生先将书桌提前整理好,上面只摆放字帖、作业本、笔,由此来强化学生“整洁有序”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书写环节,要对“不低头、不歪肩,每写 5 分钟抬头远眺”做出重点强调,还有就是“爱护眼睛、保护体态”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检查环节,可让学生对照字帖对自己的笔画顺序、间架结构进行检查,然后用红笔将其中存在的错误标注出来,同时做好修改,由此强化“自我反思、精益求精”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
最后,在拓展延伸过程中自然引入文化元素。可根据传统文化主题,或者是传统节日来进行“主题写作活动”的设计,实现写字和文化认同、情感培养的有机整合 [3]。比如:可以在春节前组织大家开展“写福字、送祝福”这一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对“福”字的不同写法进行学习,之后对“福字倒贴寓意‘福到’”这一文化习俗做出了解,再尝试着取一个“福”字来送给家人,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书写能力的逐步提升,还可强化“感恩家人、传承文化”这一情感的培养。
三、运用情景化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法
一是,通过创设合理情境来优化写字教学。可借助多媒体、故事,或者是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为养成教育渗透创造良好条件。比如:在教学“火”这个字的时候,可以将“消防员灭火”的视频播放给大家,然后生动地讲解“火”字就像是火苗一样,可以给人带来温暖的感受,也可能会带来危险,所以写“火”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规范笔画,不能潦草,就像平时做事一样要秉持着谨慎认真的态度,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当中对写字和做事之间的联系有充分体会。
二是,组织实践性写字活动。可开展“班级写字角”“为班级写标语”这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秀品质。比如:以“班级标语书写大赛”为例,可让学生围绕“珍惜时间”“团结同学”等主题着手来自主去创作、书写标语,然后在班级墙面上张贴,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写字能力,还可强化道德认知,让更多学生形成为班级服务这一责任意识。
四、构建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过程性评价方面,可通过“写字习惯成长手册”的设计,从“姿势、专注度、整洁度、修改态度”这几个角度来做好每日记录,期间要注重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有机整合;结果性评价方面,可通过写字与养成相结合的综合测评来落实,可划分成书写技能(占 60% )”与“习惯表现(占 40% ),以此来体现评价指导的综合性。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进一步优化习字育人课程与养成教育的融合路径,可让“工具性”和“育人价值”更好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一笔一划”当中形成良好习惯、优良品质,对文化魅力做出充分体会。为此,在之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探索更新的融合路径,让写字教学成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习惯的重要载体,由此来为之后的学习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张兴雨 .“习字崇文,整体育人”目标下的小学书法教育实践与思考[J]. 艺术大观 , 2022, (26): 109-111.
[2]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第一小学 翰墨育人 习字修身 [J]. 教育家,2017, (36): 18.
[3] 叶红梅 .“习字崇文,整体育人”目标下的小学书法教育实践 [D].四川师范大学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