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
饶丹凤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砖塘镇中心小学 431632
2022 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发挥评价育人导向价值,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由此可见,三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实现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衔接”,这是新时期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评一致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论,教师要系统探究教学评一致性内涵,关注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设计的一致性,采取科学手段推进授课,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落地效率。
一、教学评一致性内涵
从本质角度理解,教学评一致性指的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内容、采取的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维持和谐状态,这种一致性不仅体现在老师与老师之间,还包括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需要把握好三个维度:首先,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目标起到导学、导教、导评的作用,所有教、学、评活动都需要紧密贴合着目标去展开。
二、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路
1. 从教师教学层面分析
在教学评一致性课堂上,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被割裂,教师要正确解读三者的关系,完善教学流程,为学生赋予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资源的汇总整合利用,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教学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机动力。另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推动活动从单向灌输到师生、生生紧密互动的方向改革: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交流,形成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确保教师懂得引导学生、学生懂得配合教师,让教学评一致性理念深入到课堂的各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2. 从学生学习层面分析
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兴趣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系统分析,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育学质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明确如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保证学生能在个人的科学点拨、正确引导下突破浅表学习、实现深层次探讨,在深度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以更强劲的动力和兴趣完成摸索,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师的引导评价中纠正不良学习行为。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更显灵活,确保学生的学习行为不再受到教师的过度干涉,师生、生生互动必须增强,教师要彰显学生的主人翁定位,学生则可以采取自己喜欢认可的方式灵活学习,同时教师的评价活动不能再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功利理解作为唯一标准,相反的,必须多关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以此促进全面进步。
三、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措施与方法
1. 聚焦目标知识体系,施行教学评的一致性
不管是数学还是任何课程的学习都需要以目标为指引,只有先确定科学、可执行性强的目标,学生才能明确未来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在备课阶段,教师要认真探究,围绕着教什么、学什么进行摸索,明确学生能掌握的学科知识以及预设要达到的效果,而非依照教材、辅助教材的步骤去教。
(1)以课标为引领,明确目标要求
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将其列为确定目标的参考理论。以此为指导文件先确定阶段性目标,再以目标为对照组织教学活动,为目标的达成提供保证,这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前提条件。
(2)根据教材特点,提炼学习目标
在教研期间,教师应该站在整体视角分析不同学段的知识内容,立足纵向做好比较,了解数学在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区别和联系。同时还要对标同一册的教材内容,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横向比对,了解它们在横向上的递进,理清知识结构的内在关系,提炼每个学段的目标。
2. 确定教学评价导向,明确教学评的一致性
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关键在于以“你学过了吗”为导向的学习结果,为此,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做出与以往课堂不同的安排,尤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相匹配的一致性
在设定目标后,教师不能急于设计教学方案、过程,而要围绕“学生怎样才能学会”作为基本出发点,参考教学目标设定评价任务,如此就能对学习目标进行检验、测试,根据最终结果组织教学活动。在《百分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设定以下二维目标:一是联系生活实际,数形结合理解百分数;二是对比百分数的意义,概括百分数的概念。明确目标后,要以此为参考设计如下三项评价活动:一学生能说出指定百分数中两个量的关系;二学生在百格图上任意涂色百分数,可以说出百分数两个量的关系;三学生交流概括百分数意义的过程。最后设定教学活动,一是教师邀请一名学优生上台,选择一个百分数,在百格图中选取阴影部分,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含义;二是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上完成相似的操作。按照上述方式实施授课,可以保证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教学活动维持一致状态,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
(2)教学活动以评价任务为导向,串联进行,灵活多变
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模式,需要教师参考评价任务检测学生此前的学习体验、学习结果,再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整未来的计划,如此就改变了以往以“很好、不错、好棒呀”等词汇简单评价的形式,迎来的是相对科学、高效的评价结果。比如上一环节所举的例子,在提问期间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解答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比对,再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的方案。
3. 借助多样教学方式,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
新时期下,教师要采取多样丰富的方式推进授课,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实践中获得学生的信息反馈。教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课上教师要发挥个人引导者的角色价值,培养学生自觉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效育人的目的。以《分数除法》的教学为例,课堂以“培养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正确计算方式”为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赋能,打造开放、自主、平等的现场环境,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所见分数除法的应用案例,在实践中,教师要提供引导,要求学生先思考整数和分数间的区别,回忆此前学过的整数除法计算内容,试着探究分数除法,在大胆猜想和实践后完成对知识的迁移,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向外扩展数学思维,提高自身能力,保证教学评的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可以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正向价值突出。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教师要认真摸索,把控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基于这一理念展开教学。具体来说,教师要科学设定目标,以教学评价为导向,利用多样手段推进授课,借此践行教学评一致性,同时还要发挥观察分析工具的价值,促进教学评的一致性。如此多举措并行,可以更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真正构建高效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促进学生事半功倍的学习,在持续学习训练后,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游秀春 .“教—学—评”一致性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J].天津教育 , 2025, (08): 30-32.
[2] 李多钢.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J]. 新课程导学 , 2025, (03): 111-114.
[3] 刘冬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J]. 教师 , 2024, (33):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