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氨回收过程中温度与压力对氨气提纯效果的影响研究
陆佳敏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025350
1 引言
在化工生产中,酚氨回收工艺对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氨气提纯是其中关键环节。随着行业对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提升,精准调控工艺参数至关重要。温度和压力作为影响氨气提纯效果的核心因素,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本文深入研究两者对氨气提纯效果的影响,助力酚氨回收工艺优化升级。
2 酚氨回收工艺及氨气提纯原理
2.1 酚氨回收工艺流程
酚氨回收工艺通常包含原料预处理、萃取、精馏等多个环节。原料首先经过预处理去除杂质,随后进入萃取阶段,利用特定萃取剂分离酚类和氨类物质,最后通过精馏进一步提纯氨气,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每个步骤都影响最终氨气提纯效果。
2.2 氨气提纯基本原理
氨气提纯主要基于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挥发性和溶解度的差异。在酚氨回收体系中,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改变各组分的相平衡,使氨气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挥发性增强;压力变化会影响气体的溶解度和沸点,从而实现氨气与其他物质的分离提纯。
2.3 温度和压力在工艺中的作用
温度和压力是调控酚氨回收工艺的关键参数。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分子运动速率和相态,影响各组分的挥发程度;压力则通过改变体系的相平衡,控制氨气的分离过程。合理调控温度和压力,可有效提高氨气的提纯效率和纯度。
3 温度对氨气提纯效果的影响
3.1 温度对氨气挥发速率的影响
从微观层面来看,温度升高本质上是为体系内的分子赋予更多的动能。当温度逐步上升时,氨气分子的热运动愈发剧烈,其运动速度显著加快,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与强度也随之增加。这使得原本被分子间作用力束缚在液相中的氨气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挣脱束缚,向气相转移,从而显著加快氨气的挥发速率。在实际的酚氨回收实验研究中发现,在 30∘C - 60℃的温度区间内,温度每升高 10∘C ,氨气挥发速率可提高 15%-20% 。例如,当体系温度从 30∘C 升至 40∘C 时,单位时间内氨气从液相转移至气相的量明显增加,这极大地缩短了氨气与其他物质的分离时间,有利于氨气从混合物中快速分离。
3.2 温度对氨气回收率的影响
在酚氨回收的初始阶段,适当提升温度能够有效促进氨气从液相向气相的转移,进而提高氨气回收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加速了氨气分子的挥发,使得更多的氨气能够脱离液相进入气相被收集。在某化工企业的酚氨回收生产实践中,当将温度从初始的 40℃逐步提升至 55℃时,氨气回收率从 75% 显著提升至 88% 。但当温度持续升高超过一定阈值后,情况发生转变。由于温度过高,混合物中除氨气外的其他杂质挥发量急剧增加,这些杂质气体在气相中与氨气混合,干扰了氨气的收集过程。例如,一些高沸点杂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小分子气体,以及酚类物质挥发形成的蒸汽,会与氨气一同进入收集装置,不仅占据了收集空间,还使得氨气在后续分离过程中难以与这些杂质彻底分离,最终导致回收率不再上升,甚至可能因杂质过多而出现下降趋势。
3.3 温度对氨气纯度的影响
温度对氨气纯度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较低温度条件下,体系内分子热运动相对缓慢,除氨气之外的其他杂质挥发量较少,此时收集到的氨气中杂质含量较低,纯度较高。然而,较低的温度也限制了氨气的挥发,导致氨气从液相转移至气相的量有限,使得回收率处于较低水平。以某实验室模拟酚氨回收实验为例,当温度控制在 35℃时,氨气纯度可达到 92% ,但回收率仅为 70%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氨气的挥发速率加快,回收率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杂质的挥发量也在不断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杂质的挥发量大幅上升,大量杂质混入氨气中,导致氨气纯度急剧下降。例如,当温度升至 65℃时,氨气回收率提高到了 90% ,但纯度却下降至 85%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高纯度的氨气产品,必须精确控制温度,在提高回收率的同时,有效抑制杂质的挥发,找到回收率和纯度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这对酚氨回收工艺的
温度控制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4 压力对氨气提纯效果的影响
4.1 压力对氨气溶解度的影响
根据气体溶解的基本原理,压力与氨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存在着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在酚氨回收体系中,当压力增大时,气相中的氨气分子受到外部压力的作用,会更多地向液相扩散,使得氨气分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不断增加,从而有更多的氨气溶解于溶液中。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亨利定律来解释,即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平衡压力成正比。例如,在某固定温度下,当体系压力从 0.1MPa 增加到 0.3MPa 时,氨气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了约 40% 。相反,当降低压力时,溶液中溶解的氨气分子所受的束缚力减小,氨气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溶液中逸出,重新进入气相。
4.2 压力对精馏过程的影响
精馏是酚氨回收过程中实现氨气提纯的关键环节,而压力在这一环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压力较高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会相应升高,这使得各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减小。相对挥发度是衡量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分离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相对挥发度越小,意味着各组分的挥发性能差异越小,分离难度也就越大。例如,在较高压力下,氨气与酚类物质的沸点差异缩小,使得在精馏塔内,氨气与酚类蒸汽难以有效分离,需要更多的塔板数和更高的回流比才能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这无疑增加了精馏过程的能耗和设备成本。而在较低压力条件下,各组分的沸点降低,相对挥发度增大,氨气与其他组分的挥发性能差异更加明显,有利于氨气在精馏塔内与其他杂质分离。
4.3 压力对氨气产品质量的影响
压力的精准控制是保证氨气产品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当压力过高时,一方面,可能会使一些原本在正常压力下不易挥发的杂质气体也被压缩进入气相,与氨气混合。例如,在某些酚氨回收体系中,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一些高分子量的酚类衍生物分解产生的小分子杂质气体混入氨气中;另一方面,高压环境还可能使得氨气与其他物质发生一些副反应,生成新的杂质,从而降低氨气的纯度。相反,当压力过低时,氨气在气液分离过程中,由于体系内压力不足,可能无法将氨气与其他残留的杂质充分分离,导致氨气中残留部分未完全分离的其他组分,如水分、低沸点酚类物质等。
5 结论
本研究表明,温度和压力在酚氨回收过程中对氨气提纯效果有着显著影响。温度主要通过改变氨气挥发速率、回收率和纯度来影响提纯效果,存在最佳温度区间实现回收率和纯度的平衡;压力则通过影响氨气溶解度、精馏过程和产品质量起作用,需合理控制压力以保证氨气产品质量。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协同作用,精确调控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氨气提纯效果,提升酚氨回收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育玺 , 李帅 , 李树林 , 等 . 碎煤加压气化废水酚氨回收系统运行问题及优化改进 [J]. 中氮肥 ,2025,(02) :23-26+61 .
[2] 李小锋 , 刘健 , 甘涛 , 等 . 低阶煤热解高污染酚氨废水的预处理技术及装置运行分析 [J]. 化学工程 ,2025,53(02):88-94.
[3] 何强 , 王锋 , 段炯 , 等 . 煤气化废水酚氨回收装置溶剂萃取单元工艺节能优化 [J]. 石化技术 ,2023,30(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