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环境设备系统节能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李钊

河南省中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新乡 453400

引言

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速,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也在急剧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建筑环境设备系统构成了建筑能源使用的核心部分,其能效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总体能源消耗情况。因此,研究并执行高效的节能优化策略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一、建筑环境设备系统能耗现状分析

1. 能耗构成分析

在建筑设计的各个阶段,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能量消耗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建筑的布局设计不恰当,可能会导致室内的通风效果不佳、光照不足等问题,从而增加 HVAC 系统、照明系统等的能源消耗。如果建筑的朝向设计不恰当,可能会导致夏天的太阳直射时间过长,从而使室内温度升高,增加空调的工作负荷;窗户的大小,无论是过大还是过小,都可能对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自然光照效果产生负面效果,进而影响能源的有效利用。在选择设备和设计系统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实际需求和运行特性,例如在 HVAC系统中过大或过小的制冷(或过小的热量,或照明设备的功率选择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能源的浪费。

2.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1)设计因素

在考虑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能源消耗时,设计阶段被视为首要的决策环节。如果系统配置存在问题、设备选择不恰当、或者没有实施有效的节能设计措施,如对自然光照的利用不足、通风设计不充分等,以及冷热源配置不合适等因素,都可能会显著增加后期运行的能耗。此外,所选择的建筑材料,如其保温和隔热性质,会对建筑的能源消耗产生直接的影响。

(2)运营管理因素

建筑环境中的设备系统的能源消耗与运营管理的规范性有着直接的联系。若缺乏科学和合理的维护管理策略,或者由于设备老化等因素未能及时更换,或者维护过程不够规范,这些都可能导致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和能源消耗增加。此外,不恰当的运营策略,如过度依赖人工干预而非智能控制,以及缺少定期的能源效率监控和评估,都是导致能源消耗增加的关键因素。

(3)用户行为因素

在能源使用上,用户的行为扮演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不恰当的使用习惯,例如长时间使用空调或频繁打开门窗,都可能导致能量的损失,从而增加能源的消耗。此外,节能设备在用户群体中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也构成了一个不能被轻视的关键因素。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并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方法来引导他们实施节能策略,对于降低能源使用是非常有益的。

二、建筑环境设备系统节能优化策略

1. 设备选型与配置优化

在对建筑环境设备系统实施节能措施的过程中,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从建筑的功能和特性来看,选择高效且节能的设备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采用能效比较高的空调机组和节能照明系统等,该设备能够显著减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其次,对设备的容量进行合理分配,以防止出现“大车拉小车”的状况”。为了确保该设备能在其有效的操作范围内运行,并减少不需要的能源使用,必须对建筑的冷热负荷和照明需求进行准确的估算。此外,在综合权衡设备的可维护性、生命周期成本等多个因素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设备能有效地降低长期运营的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模拟软件来为设备进行选择和优化配置。这种类型的软件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参数,提供在不同设备组合下的运行数据,以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基于大楼的实际运营数据,持续地调整和优化策略,确保设备的选择和配置都符合节能的要求。

2. 运行管理与节能技术应用

在建筑的环境设备系统里,其运行和管理在节约能源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需要确立和完善运营管理的各种规定、设备的操作流程以及维护的标准。通过定期的维护和巡查,确保设备保持在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从而减少因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的能源使用增加。其次,进行能源的计量和统计,并对设备的能耗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记录。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能够识别出能耗异常的设备或环节,并据此实施相应的优化方案。考虑到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思考引入智能控制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技术。这个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建筑的实际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更精确的管理目标。例如,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环境中的光线条件自动调节亮度,而智能空调系统则能根据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波动进行自动调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风能发电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建筑的基本需求,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信息化监控与数据分析

为了更好地优化建筑环境的设备系统并实现节能目标,对这些设备进行信息化的监控和数据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搭建一个信息化的监控系统,成功地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等关键信息进行了实时的追踪和监控。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可以迅速识别设备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和能源使用的瓶颈,从而为节能和优化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空调系统的数据分析,可以观察到某些区域的冷热负荷分布并不均匀,这为我们提供了调整送风策略或安装特定空调设备的建议;通过对照明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某些区域的照明强度过高或过低,这可能导致需要调整照明策略或使用效率更高的灯具。此外,通过数字化的监控手段,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和自动化控制。借助如智能手机或电脑这类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源使用情况。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在检测到异常状况后迅速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从而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带来显著的节能效益。将数据分析的结果反馈给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流程,有助于持续地优化和完善其设计策略和管理体系。

三、结语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和节能减排标准的不断提升,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节能优化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型节能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以确保建筑能源得到有效的存储和使用。为了精确地控制和预测建筑环境设备系统的能源消耗,我们结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期望能够构建一个更为智能和细致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连宝 . 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 [J]. 工程技术( 文摘版 ), 2021.

[2] 张丁元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施工技术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 22(5):117-119.

[3] 姜宜霖 . 建筑环境中设备工程的节能设计分析与策略 [J]. 中国科技纵横 , 2024(17):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