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机制优化研究
李梁
东北电力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吉林 132012
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自从设置以来备受学生们的关注,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过程情况及学生的满意程度会对政策本省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正确利用学业奖学金机制,充分发挥学业奖学金的正面效应,才能使学业奖学金作为有效的激励手段促进研究生科研学习的积极性。
一、我国现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体系情况
过去我国教育的指挥棒即“五唯”问题严重,因此在“破五唯”背景下,研究生奖励制度应该被重新审视并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基础目标。党的二十大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础是人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是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密切联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存在覆盖范围广,奖励金额高的特点,部属高校的覆盖率基本保持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省属高校的的覆盖率不低于百分之六十。等级设定一般为三档,个别设置了特等奖等其他挡位。最后,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奖励金额较高,硕士研究一般在 6000-12000 元每人,博士研究生一般在 8000-16000 元每人,这是研究生期间除国家奖学金外奖励金额最高的设置。这在2014 年秋季学期开学我国研究生全面开始收费制度的背景下,学业奖学金不仅能保证研究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让研究生群体尽量创造除更多有实际价值意义的科研成果。
国家、高校和学生作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参与构成的三大主体,其中高校为学业奖学金实施的基层组织和重要组织实施环节,既要落实国家政策保证学业奖学金工作的开展,又要按照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审方案。学生作为学业奖学金的直接受益人是被动的接受规定,如果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或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达到鼓励学生的根本目的。所以在制定和实施评审细则是要关注研究生的体研和对奖学金的满意程度,这样才能尽量化解评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矛盾,以正确的方式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落实到地。
二、学业奖学金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国家设置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的初衷来看,该政策是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情况下更好地支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出台的一项措施,本意是想通过“奖励 + 广覆盖”的形式达到激励与保障的双重目的。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对于排名头部以下的学生而言,其激励性逐渐减弱,尤其是对排名后半部分的学生来说,其激励效果如何实际上是无法探知的。甚至因其高覆盖的特点,尾部的部分学生在持有躺平心态的状况下,依旧可以获得奖学金。因此,确切来讲,该奖学金性质为何,应该视不同群体而定,对于少数学生而言是奖学金,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称之为助学金会更合适。
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年级稍大,在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情况下还要承当比本科生更高的学生生活费勇,学业奖学金对他们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补充。研究生全面收取学费改革之后,学业奖学金成为了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提高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和资助力度,拓宽经费来源并且建立多元化资助渠道,发挥国家、高校、学生三大主体作用。弱化评价机制中单一指标的过度作用,忽略了资助育人的整体效果,。将教育教学过程中内容的量化,过度强化单一指标引导作用就会导致缺乏有效的评估。实施办法校际间趋同化严重。各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虽然在等级、金额、覆盖率、测评办法等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无明显差别,基本属于同一奖评范式,即在综合测评基础上的奖励模式。现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审过程大多数仅以导师或辅导员作为主体,不能做到客观公正对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进行评价。多数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价重点放在了科研成果上,忽视对思想道德品德和社会活动的评价,未能做到综合考量。或者在“思想品德”考核上走过场形式化,没有发挥良好的道德标准为导向的作用。在科研成果考核上,针对不同领域和学科在量化过程中无法达到平衡。
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价机制优化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评审中应以向导性、激励性和育人功能方向出发,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以奖助形式实现教育优化。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经济形式的资助是最关键的支撑,在党建引领下,研究生的资助工作更应注重点面兼顾和公平精准。在优化学业奖学金评价机制方面,思想引导应该作为核心内容,在实际过程中,应积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引领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学业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新精神。科研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关键方式,也是学业奖学金评定机制的重要考量。要鼓励研究生将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应用转化,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申请技术专利等。鼓励研究生时刻关注社会需求,将科研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在学业奖学金的评定过程中,注意学生科研转化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结语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的制定实施的整体成效是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成果的肯定和激励,但因政策实施的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待完善之处,对学业奖学金评价机制的提升并非某一方面发挥作用就能得到改善和提升的,只有集各层次各方面力量于一体才能较好的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真正做到推动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任政 , 马永红 , 吴东姣 . 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奖助政策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视角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9(11):142-147.
[2] 翟思阳 . 研究生奖助制度的历史演变、缺陷与发展路径 [J]. 教育评论 ,2018(08):28-32.
[3] 王梅. 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 ,2020(01):20-26.
[4] 程翠玉 . 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12):35.
[5] 周阳 , 汪勇 .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中的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