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金融对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石璠 安伟娟 袁雅莉 郭佳 王静文 杨凯茹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一、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一)绿色金融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从本质上讲,绿色金融是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风险管理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的核心功能体现在四大维度:资源配置方面,通过差异化信贷政策、风险定价调整等手段引导资本从高污染产业流向绿色产业,优化资本布局;激励创新方面,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元化金融工具的研发应用及配套制度体系的完善;风险管理方面,依托环境风险评估机制,提前预判投资项目环境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国际合作方面,通过参与国际组织的绿色金融治理,助力全球绿色金融体系构建。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作为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新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这一理念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强调了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微观层面,推动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提升,倒逼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在宏观层面,助力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三)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

绿色金融通过多维度协同作用,构建起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机制。在资源配置层面,依托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有序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领域,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集聚,有效优化资本投向与资源利用效率。在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层面,绿色金融为绿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持续性资金支持,既推动了绿色技术创新突破,又通过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倒逼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低碳化。在环境与风险治理层面,通过支持环保项目落地,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凭借风险管理功能识别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风险,降低资产不良率,增强经济系统抗风险韧性,最终从资源、创新、产业、环境、风险五方面形成合力,全方位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绿色金融对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一)支撑传统工业绿色转型

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并已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服务于企业的绿色转型。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工业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降低企业低碳改造贷款成本。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利用绿色金融工具支持高碳企业进行低碳转型,将金融资源与绿色环保产业紧密结合,服务于绿色经济发展。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河北省较早便开始使用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通过实施差异化的信贷和投资标准,绿色金融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形成“资本约束”,抬高其融资门槛和成本,迫使其进行技术改造或市场出清。同时,绿色金融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给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绿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资本引导机制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助力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绿色金融通过为绿色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有效降低了企业绿色创新的风险和成本。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工具,可以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工艺引进等活动提供关键的资金支持,从而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四)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效能

绿色金融通过跨区域资源整合与机制协同,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河北省绿色产业汇聚,助力河北省提升区域发展效能。一方面,吸引京津等地绿色资本流入,为河北省新能源、生态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弥补资金短板;另一方面,促使技术与人才跨区域流动,推动河北省绿色技术升级,全方位提升河北省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效能。

三、绿色金融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工具创新

在工具层面,应结合河北省产业绿色转型需求,构建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针对钢铁等传统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的长期资金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专项绿色信贷,通过差异化风险定价与灵活授信期限设计,匹配产业转型的资金属性;同时,依托碳市场机制与产业链协同逻辑,探索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覆盖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绿色产业培育需求,为绿色金融效能释放提供工具支撑。

(二)机制协同

在机制层面,深化京津冀区域绿色金融协同机制建设。从降低交易成本与风险管控双维度出发,推动三地统一绿色项目认定标准;同步构建区域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缓解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跨区域绿色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通过风险共担,降低单一主体的风险敞口,增强金融机构对河北省绿色项目的投放意愿,为区域绿色资金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三)生态构建

在生态构建层面,强化政策引导与配套支撑,加大财政对绿色项目的贴息力度,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同时,推动院校与金融机构、绿色产业企业合作,培养兼具金融知识与绿色产业认知的应用型人才,为绿色金融落地提供人才保障,形成“产品 - 机制 - 生态”联动的绿色金融发展格局,助力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跃瀚. 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J]. 投资与合作 , 2025, (02): 81-83.

[2] 盛巧燕 . 绿色金融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 [J]. 统计与决策 , 2024, 40 (24): 122-126.

[3] 蒋烨 , 周燕 , 张翼飞 .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J]. 商业观察 , 2024, 10 (30): 30-36.

[4] 王亚晴 .“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各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中国集体经济 , 2024, (06): 33-36.

作者简介:

石璠讲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

安伟娟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

袁雅莉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

郭佳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

王静文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

杨凯茹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

2025 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绿色金融推动河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C202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