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黄平

湖北浩川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传统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在处理效率、能耗和环境影响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超滤膜技术凭借其优异的过滤性能、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占地面积等优点,成为一种新型水处理方法,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技术优势。该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而且能有效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提高水资源的回用率,逐渐成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

1 超滤膜技术在环保工程污水处理中应用的价值

1.1 高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在现代污水处理领域,超滤膜技术(UF)凭借其优异的去除能力和高效的分离效果,日益成为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标准的核心手段。超滤膜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基于物理分离的微孔结构,通过过滤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和有机物等,达到了传统沉淀、絮凝和消毒工艺所难以企及的净化程度。与其他方法相比,超滤膜的孔径极为精细,通常在 0.01~0.1μm 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地截留粒径更大的微生物、藻类和细菌等污染物,其“尺寸排阻”机制决定了其对特定颗粒物的出色去除能力,也使得处理后的出水具有高度的清洁性和低风险,从而为达到更高要求的排放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超滤膜技术在污染物去除方面的优势,尤其体现在其对水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分离能力上。许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不仅分子量大,而且性质复杂,通过膜的物理过滤作用,可以将这些有机物高效截留在膜的表面,避免了对后续处理工艺的不良影响。在化工、制药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应用超滤膜技术有效减少了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含量,从而显著降低了对水体生态环境的污染压力,其分离作用在污水处理中呈现出优越的稳定性,这一特性也使其适用于各类排放要求严苛的场景,并能显著降低生物处理负荷,延长后续处理单元的寿命。

1.2 减轻后续污水处理的负担

在现代污水处理系统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逐步向前端阶段延伸,通过将超滤膜技术置于处理流程的初期,即预处理阶段,能够显著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负担。作为一种先进的物理过滤手段,超滤膜可以高效地截留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从而使后续的生物处理及反渗透(RO)等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在更稳定和优化的环境下,不仅有助于提升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还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能耗,从而为污水处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法和反渗透工艺通常承担着有机污染物降解和盐分去除的关键任务,但这些过程极易受到悬浮颗粒物和大分子污染物的影响。活性污泥法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需要较为清洁的水质环境,以避免泥污负荷过重、活性下降或处理效果不稳定的情况。然而,污水中的大量悬浮颗粒会造成微生物泥膜的积累,进而引发污泥膨胀、沉降性能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效果。在反渗透过程中,如果进水水质中含有较多的悬浮固体、有机物和胶体颗粒,容易导致膜表面形成沉积物,显著降低膜通量并增加清洗频率。因此,通过在预处理阶段引入超滤膜技术以去除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可极大地减少活性污泥系统和反渗透单元的负担,提高其长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2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饮用水处理

随着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饮用水处理工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超滤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地表水净化:地表水中含有大量的藻类、腐殖质、悬浮物等污染物。超滤膜技术可以去除这些污染物,同时保留水中的有益矿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口感和质量。​地下水处理: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含有铁、锰、氟等超标物质。超滤膜技术可以与其他处理技术(如氧化、吸附等)联用,有效去除这些超标物质,使地下水达到饮用水标准。

2.2 生活污水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厨房、卫生间等地,均会产生并排放出大量的生活废水。

这类废水尽管毒性不高,但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分,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处理生活废水,确保水质达到排放标准,以减轻无机盐对环境的污染负担。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也日益得到重视。超滤膜技术的进步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并逐渐被应用于生活废水的处理过程。通过超滤膜技术处理废水,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害成分,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标准,减轻对环境的影响。同时,经过净化的废水可用于农业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水资源的保护。

2.3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超滤膜技术可用于水样的预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提高后续分析测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例如,在监测地表水、地下水及饮用水源时,超滤膜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保护分析仪器免受污染,同时保留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供进一步分析。虽然超滤膜技术直接应用于大气颗粒物监测的情况较少,但它可以在气溶胶样品的收集和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结合湿式或干式采样技术,将大气中的颗粒物收集到超滤膜上,再利用适当的溶剂或方法进行解吸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大气中细颗粒物 ( 例如 PM2.5) 的化学组成、粒径分布等特性的监测。在环境监测中,生物标志物如激素、抗生素等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 超滤膜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超滤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新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但是,超滤膜技术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若干挑战,限制了其在水处理行业中的高效运用。因此,相关部门需致力于优化这项技术,强化对超滤膜的研发投入,以期提升其性能,进而推动其在环保工程中的更广泛应用。例如,聚焦于膜材料的种类和生产工艺。在环保行业中被广泛运用的薄膜材质主要有聚丙烯腈纤维素和聚砜纤维素等类型。尤其是聚丙烯腈纤维素,它凭借优异的耐化学侵蚀能力、良好的耐高温特性、较高的机械性能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肯定。然而,聚丙烯腈纤维素材料在耐酸碱性、防污染能力以及对水质的净化效果上存在不足。

结束语

超滤膜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展现出了高效、稳定和环保的优势,尤其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优化超滤膜技术和科学调整清洗周期,能够提高水质稳定性、减轻后续处理负担并降低能耗和成本。随着膜材料的多元化应用和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超滤膜技术有望成为污水处理主流技术,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随着膜表面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耐久性将进一步提升,使其在更复杂的污水处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环境治理和资源回收。

参考文献:

[1] 张书博 . 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4,37(11):166-168.

[2] 卢兴洁 . 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 [J]. 清洗世界,2023,39(3):28-30.

[3] 王伟,陈晓芳. 超滤膜技术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 清洗世界,2022,3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