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新手班主任工作入门指南:从理论到实践的四个核心维度
刘亚仑 张奕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 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
引言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1]。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手班主任,满腔的热忱往往伴随着现实的迷茫。面对繁杂的日常事务、个性迥异的学生以及望子成龙的家长,如何构建一个有序、温暖、向上的班集体,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将班主任工作解构为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维度,旨在为新手班主任提供一张清晰的“行动地图”,帮助其构建系统性的工作思维,在实践中稳步前行。
一、常规管理:构筑班级有序运转的“铁三角”
常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石,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稳定、可预测的秩序,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本保障。
1. 制度立规,明确预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开学第一周是立规的黄金时期。新手班主任应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校纪校规,并在此基础上,民主协商制定本班的班规公约。班规的制定应避免“一言堂”,可通过班会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理解每一条规则背后的意义(如“为什么不能迟到?”是为了培养时间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增强其执行的内驱力。班规内容应具体、可操作,涵盖课堂纪律、作业要求、卫生值日、文明礼仪等方面,并明确相应的奖惩办法,做到“有法可依”。
2. 培养班委,赋能学生高效的班级管理绝非班主任一人之功。新手班主任常见的误区是事必躬亲,最终筋疲力尽。正确的做法是:及早发现、用心培养、大胆放手。在开学初期,可通过观察、谈话、临时任务等方式,发现具有领导潜力、责任心强、乐于服务的学生。组建班委后,要召开培训会,明确各职位职责,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如如何记录考勤、如何组织活动)。
二、活动参与:点燃集体活力与凝聚力的“引擎”
班级活动是打破常规、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2]。对于新手班主任,组织活动不仅是任务,更是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联结的绝佳机会。
1. 积极投身校级活动,为班争光:运动会、艺术节、朗诵比赛等校级活动是展现班级风貌的窗口。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凝聚人心的契机。关键在于全员参与。不仅是运动员、演员参与,更要动员所有学生各司其职:成立后勤保障组、宣传啦啦队、新闻投稿组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我是集体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 精心组织班级活动,打造特色:除了校级活动,班主任更应结合本班实际,创造性开展特色班级活动。例如:
·主题班会:围绕成长困惑(如网络使用、人际关系)、社会热点、传统文化等主题,采用辩论、演讲、情景剧等形式,让学生在思辨中成长。
·文体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篮球赛、棋类比赛、生日会、读书分享会等,放松身心,增进友谊。
·社会实践:组织参观博物馆、植树、敬老院慰问等,将教育延伸至社会大课堂。活动的策划可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甚至交由班委和活动小组来主要负责,班主任负责把关和支持,以此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
3. 善于总结与升华,活动即课程:活动结束并非终点。每次活动后,一定要通过班会、班级日记、照片墙等形式进行总结和表彰。引导学生回顾过程中的得失,分享感动瞬间,提炼活动所体现的拼搏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将“活动”升华为一堂生动的“德育课”,让教育意义深入人心。
三、思想教育:叩响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教育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应如盐溶于水,渗透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新手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信任的“重要他人”。
1. 个体沟通:倾听与共情是前提有效的思想教育始于良好的师生关系。新手班主任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进行个体沟通。可以利用课间、放学后等碎片时间,找学生聊聊天,话题不限于学习,可以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琐事、烦恼困惑。在沟通中,倾听比说教更重要,共情比评判更有效。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世界,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心。只有当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时,你的引导才能真正走入其内心。
2. 集体引领:价值观塑造是核心班主任是班级的“精神领袖”。要善于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可以通过讲述英雄模范故事、分析时事新闻、推荐优秀影视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调诚实守信、责任担当、感恩友善等基本品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色。
3. 家校协同:合力育人增效能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新手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除了常规的家长会,更应利用好电话、微信、家访等渠道,保持常态化沟通。
四、奖惩措施:规范行为与激励成长的“平衡术”
奖励与惩罚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其运用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其终极目的不是控制,而是教育、引导和激励。
1. 以奖为主,多元正向激励:心理学中的“阳性强化”原理表明,强化良好行为远比惩罚不良行为更有效。新手班主任应建立以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奖励要及时、具体、多元化。
·及时性:良好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肯定。
·具体性:不说“你真棒”,而说“你今天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非常可贵!”
·多元化: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一本好书、一支笔),也可以是精神的(公开表扬、颁发奖状)、社会的(担任一天班长、优先选择座位)。丰富的奖励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更大动力。
2. 慎用惩罚,对事不对人:当学生出现过错时,惩罚是必要手段,但必须慎用。有效的惩罚应遵循以下原则:
·公正性: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教育性: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错误并改正,而不是为了让他痛苦。可以采取“自然结果法”(如破坏公物需赔偿)和“逻辑结果法”(如值日不认真则重做)。
·对事不对人:严厉批评错误行为本身,但同时要表达对学生本人的关心和期望,让学生明白“老师不喜欢的是你这个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
·灵活性:根据错误的性质、学生的性格及初衷,酌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给予学生申辩的机会。
3. 建立成长档案,关注过程性评价:将奖惩机制与学生的成长档案相结合。记录下学生每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闪光点,也客观记录其遇到的问题和改正的过程。这不仅让评价更加全面、公正,也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获得持续前进的动力。
结语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对于新手班主任而言,前路固然充满挑战,但也蕴藏着无尽的创造与收获。成功的班主任管理,并非追求表面的风平浪静,而是要在有序的常规中奠定基础,在多彩的活动中激活能量,在深入的思想交流中塑造灵魂,在智慧的奖惩中引导方向。这份指南所勾勒的四个维度,是一个相互关联、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希望新手班主任能以此为框架,结合自身特点与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倾注爱心与智慧,不断反思、实践、创新,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管理风格,在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旅程中,收获作为一名教育者的真正幸福与成就。
参考文献:
[1] 夏同云. 体教结合背景中的班集体建设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21.DOI:10.27245/d.cnki.gnjsu.2021.002574.
[2] 杨文邱 . 以科学发展观管理班级的实践与思考 [J]. 辽宁师专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9,(02):111-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