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大余丫山乡村旅游二元经营研究

作者

蔡慧 邱丽莉

赣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341000

摘要: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农用土地资产在市场流转中得到盘活,在旅游公司的主导下用好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旅游公司在溢出的民宿、餐饮行业中给村民提供市场指导、专业指导,让村民成为丫山旅游发展中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之一,形成了“公司主导经营+村民自主创业”的乡村旅游二元经营类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实践案例。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大余丫山旅游度假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对于关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保持一以贯之的态度,围绕“三农”问题这一全党全国工作重心来开展工作,稳健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真正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明确2035年和2050年两大时间节点,即从现在到2035年的时间点上,乡村振兴要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站在2050年的时间点上乡村振兴要赢得全面性收关的成功,全面满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要求。而乡村旅游正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公司主导下的乡村旅游开发

大龙村的旅游业是在旅游公司的主导下推进,以公司发力解决土地、基础设施、生态资源转为旅游吸引物的问题,实现丫山旅游在公司经营下的有序开展。

第一,推行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政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提到,要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制度,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将进一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利,利用闲置土地增收,扩大农民的财产收益。丫山于2007年开始建设,首先把村民的宅基地、空闲房子租来做民宿、开饭店,租农地种菜、养殖,将山地、林地打造为景区景观,同时保证村民的租金利益。在土地出让增收的驱动下,许多村民将耕地、林地等以个人名义出售或出租流转给景区,丫山共流转、租用周边农户林地、土地8000多亩,闲置的土地成了“金饽饽”。

第二,村民、村委、县政府与景区合作打造旅游基础设施。为了扩大丫山旅游的客源市场,通过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市场口碑。大龙村通过群众自筹资金,丫山景区向县政府争取资金帮扶,共同投资百万元建设农村水、电、路、厕、灯等基础设施,提高村内便利程度,为村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全村累计发放垃圾筒614个、配备保洁员3名、安装太阳能路灯60余盏、绿化美化5000余平方米、拆除“空心房”1000余平方米、关停畜禽养殖场5家,所有小组100%通水泥路、100%通有线电视、100%实现安全饮水,时至如今的大龙村已经焕然一新,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蝶变,即是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中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内生动力。

第三,多元资金推动景区建设。丫山以5500万元为注册资本建设打造,在十八年的经营期间,丫山采取稳健的财政策略,景区在盈利后会在可预期的时间内保留公司的资金作为后期发展之需,并针对新的旅游项目采取股份招商的方式,积极鼓励村民、员工入股旅游项目,以此持续获得项目建设的启动资金。在新冠疫情防疫期间,旅游业出现较长时间的停滞,由此,丫山在原有资金上依靠政府财政支持以此维持景区人、财、物等基本支出。

第四,农民兼具员工双重身份。在丫山建设初期,大龙村村民唐总带动村里人员进行规划,在丫山景区游览的效益提高后,大部分村民及其周边村民回流入职丫山。“60后”村民入职丫山餐厅服务员、保安等,“70后”“80后”村民作为储备干部人员从基本岗位干起。他们自学酒店/旅游管理课程,或者在公司支持下外出学习提升能力,从而成为合格的员工,这些员工在管理员、演员、越野安全员、导服员及业务员的不同岗位上历练,部分员工成长为中高层管理人员。例如“把吃饭当歌唱的美食山人”餐饮总监李秀娟经理可谓是山里飞出的金凤凰,生于大龙村,工作在大龙村的丫山,从餐厅基层一路走到的丫山餐饮总监的位置,在家门口实现梦想。

第五,景区用工产生了外溢效应。同时也有众多经理与职员是因朋友介绍、学校招聘等渠道发现丫山发展前景而来的,例如被丫山人称为“章源名嘴”的丫山营销文化部张宁经理是属于远方的才子,经朋友介绍前来大余丫山安家落户。

二、景区带动下的村民创业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强烈号召全国上下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形成人人创新的局面。“可以说,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农民创新创业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前景之一。基于此,近几年来国家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利用政策、财政等手段支持全民创新创业尤其是农民创新创业,农民创新创业前景广阔。1”

第一,自建民宿。因村民自主经营的民宿无法提供丫山景区景点的入园门票,故在房价上会比丫山经营的民宿或酒店较低。位于农商街村民自主经营的民宿也紧跟新时代潮流,与美团、携程、飞猪等APP软件合作,推出线上平台订房服务,价格较低、有免费停车场、位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境内等优势吸引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而茶园人家的民宿主入职于丫山景区管理茶田民宿群片区的茶园,若遇到在住客犹豫度假区内的民宿房价时适时推荐自家民宿,以巩固游客入住丫山,体验置身茶田的感觉。

第二,自建餐饮。置身于茶田民宿群内,入目的不仅有栋栋民宿,更有村民自办餐饮店,除却茶田人家晚间自助BBQ餐饮服务外,还有着在池塘边古樟旁的罗家乡菜馆,这是茶田民宿群内第一家由丫山扶持的私房菜馆,老板是大龙村的农民老表。“罗家乡菜”与丫山饮食原则一致,原生态,无添加,绿色健康。到罗家大院吃罗家大嫂做的乡土私房菜,可以体验到乡村做上客的亲切与尊贵。

第三,自办零售。在景区发展带动下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不再是单一的务农务工,流转土地、入股项目、零售创业等成为大龙村村民的多样收入渠道,大龙村村民的幸福感随着收入增长而不断提高。见表1所示。

三、丫山乡村旅游二元经营策略

通过十八年保护性开发和精准化运营实践,丫山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突破传统乡村旅游公司主导的一元发展类型,在乡村旅游公司的带动下添加了“村民自主创业”的要素,以“公司主导+村民自主创业”的乡村旅游类型筑牢乡村旅游根基,步步带动大龙村村民坐收红利,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实现景区盈利与村民增收共前进,步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第一,通过集体土地流转盘活“固定资产”。丫山大龙村案例正说明,盘活“沉睡固定资产”资源成为旅游进一步开发的关键,利用国家政策盘活闲置资源的方式。村民将自己的土地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流转出去从而达到增收的目标,旅游公司也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中得到红利。因此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时可以利用“三权分置”的土地改革制度带活多元利益主体,实现主体间的利益均衡,以多元主体联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多元共赢。

第二,公司经营与村民创业的二元经营策略。公司主导丫山旅游发展,在资金筹措、旅游开发、公司管理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在旅游发展带领的机遇中催生了村民自主创业的热情,为丫山旅游增添活力。丫山旅游开发不是把大龙村原住村民赶走,而是想方设法带领村民一起增收,还吸引外流人口回归乡土,告别背井离乡讨生活的命运,留住村民一同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扮美扮靓了村庄环境,也在有形无形中助推村民实现华丽变身——带动村民融入到丫山旅游创建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民实现“股东梦与老板梦”。

丫山旅游的二元经营策略证实,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景区公司发力,更需要带动村民一起创业。丫山从开发起便抓准定位——打造集乡村休闲、森林康养、山地度假、红培研学一体的度假圣地,以公司主导创新主题项目、树立旅游品牌;同时积极呼吁、邀请大龙村村民一同建设开发度假区,在创新创业上提供思路指导,以景区主题定位延伸创业项目,充分享受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结语

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农用土地资产在市场流转中得到盘活,在公司的主导下用好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在旅游发展中不忘出让土地的村民,在用工上优先考虑村民,在溢出的民宿、餐饮行业中给村民提供市场指导、专业指导,让村民成为丫山旅游发展中最密切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丫山打破传统乡村旅游中村民只充当员工的定势,实现村民变老板的华丽变身,形成了“公司主导经营+村民自主创业”的乡村旅游二元经营类型,这种二元主体共同发力打造的丫山乡村旅游,营造出了景区公司与村民双赢的局面,很好地诠释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双向互惠的关系。

注: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2023-02-13.

参考文献

[1] 本刊报道组.旅游扶贫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拓荒者”[J].老区建设,2018(03).

[2] 杜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创新创业政府公共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20.

[3] 邓润芝,李妍,曾子默,崔玥瑶,闻月.探究乡村特色旅游业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

[4] 大余县人民政府.赣州市大余县丫山旅游度假区:点绿成金,乡村振兴.[EB/OL]. http://www.jxdy.gov.cn/dyxxxgk/c101638/202303/2847eb30832e4ce5a9a926b72b96f628.shtml, 2023-03-14.

[5] 赣南老区里的“丫山跨越”[J].工会博览, 2022(24).

[6] 郭费拓. 乡村旅游优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7] 韩相云.绿色发展留乡愁 乡村旅游促振兴 探索绿色生态价值转换的“丫山密码”——大余县丫山旅游度假区践行“两山”理论促进乡村振兴[J].老区建设, 2022(16).

[8] 李毓梅,章宏楼.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J].南方农机,2023,54(07).

[9] 新华网.唐总:盘活绿水青山 助力乡村振兴.[EB/OL]. http://www.jx.xinhuanet.com/2022xhft/ystxy.html.

[10] 文丰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动力及促进机制[J].东岳论丛, 2022,43(03).

[11] 温秀. 旅游经济学[M].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2023-02-13.

[13] 朱熙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2.

[14] Frisvoll S. Conceptualising authentication of ruralnes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3(3).

[15] Nair V,MUNIKRISHNAN U T,RAJARATNAMSD,et al.Redefining rural tourism in Malaysia:a conceptual perspective[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5,20(3).

[16] Scott J. Tourism civil society and peace in Cypru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39(4).

蔡慧 女 汉族 1979年10月生 江西赣州人 硕士研究生 讲师 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旅游管理方向

邱丽莉,女,汉族,2001年8月生,江西赣州人,202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