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馆校合作模式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路径探索 

作者

杨红彬 刘贞

运城博物馆 山西运城 044000

在教育改革与文化传承背景下,馆校合作成为重要趋势。博物馆蕴含丰富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结合能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丰富学习体验。然而,馆校合作中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探索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路径,对实现馆校深度合作、推动教育与文化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1 馆校合作模式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1 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

博物馆拥有大量文物、艺术品和历史资料,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能为学校教育注入新活力[1]。如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可开发成历史文化课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变迁;自然博物馆的标本和生态展示能成为自然科学课程的生动素材,使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形式更加多样化。

1.2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通过参与博物馆课程,学生能在观察、探究、实践等活动中提升多种能力。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学生观察文物细节、分析展品背后故事,锻炼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参与手工制作、模拟考古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同学、老师及博物馆工作人员交流互动,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博物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馆校合作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将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对博物馆文化进行创新表达,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2 馆校合作模式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2.1 资源整合难度大

博物馆与学校属于不同系统,在管理体制、工作目标和运行机制上存在差异。博物馆注重文物保护和展览展示,学校关注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 [2]。双方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例如,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可能与学校教学进度不匹配,学校难以将博物馆资源恰当地融入教学计划。

2.2 专业人才短缺

开发高质量博物馆课程需要既懂博物馆业务又熟悉教育教学的专业人才。目前,博物馆工作人员大多擅长文物研究和展览策划,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学校教师对博物馆资源了解有限,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难以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的教育价值。专业人才的短缺制约了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2.3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针对馆校合作课程的评价体系尚未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课程的实施效果。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学校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家长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意见。不完善的评价体系不利于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也无法为课程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3 馆校合作模式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3.1 加强馆校沟通与协作

加强馆校沟通与协作,需以常态化机制为基石:双方定期举办联席会议,学校提前提供教学大纲与进度,博物馆据此调整展览内容及讲解形式,共同敲定课程资源开发规划、教学安排与活动组织,确保资源与教学紧密衔接 [3]。同时成立联合工作小组,由博物馆专业人员提供文物知识与展览资源,学校教师用教学方法转化为适配学生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实施中双方携手配合,共同引导学生学习,夯实馆校深度合作基础。

3.2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需双措并举:一方面开展馆校联合培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邀请教育专家与博物馆学者围绕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设计方法、博物馆资源挖掘与利用授课,帮助博物馆工作人员补全教育知识、学校教师深化资源认知,同步提升双方专业素养与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双向人才交流机制,安排博物馆工作人员驻校参与教学实践以了解学校节奏与学生需求,组织学校教师到博物馆实习调研以熟悉文物资源与业务流程,通过双向体验促进人员深度理解与融合,为馆校合作开发课程资源筑牢人才根基。

3.3 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需先深挖博物馆资源教育价值,结合学校各学段课程标准与学生认知特点——小学生侧重趣味化内容,中学生增加深度探究模块,再依博物馆类型及展览主题,开发历史文化、艺术鉴赏、科学探索等课程,设计时明确教学目标、梳理系统内容、规划多元方法。实施中采用探究式、项目式、体验式等教法:探究式引导学生观察文物、研究故事以培探究能力;项目式让学生小组完成展览手册制作、小型展览策划等,提升协作实践能力;体验式借实地参观、文物仿作、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度体验博物馆文化,增强学习趣味与实效。

3.4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需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博物馆工作人员组成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教师评价教学目标达成与学生表现,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反思学习,家长关注学生收获成长,博物馆人员从资源利用与教育效果切入。同时建立科学指标体系,涵盖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及效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方法,定期分析反馈结果,依据意见改进优化课程,持续提升课程质量与吸引力。

结束语

馆校合作模式下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加强馆校沟通与协作、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优化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整合博物馆与学校的资源,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馆校合作将不断深化,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臧硕 . 试论博物馆宣教工作——以学生教育为切入点 [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10):104-107.

[2] 卢晨 , 韦倩莹 . 如何发挥博物馆在农村地区学生中教育功能的现状与思考 [J]. 丽泽文丛 ,2025,(00):122-127.

[3] 艾嘉欣 . 数字博物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D]. 青海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