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方法

作者

汤燕珍

清远市清城区实验小学 511538

摘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高度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不仅能丰富语文教学内涵,更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语文素养的共同提升。本文结合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在反思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科整合、优选素材、创设情境等在语文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部编版;教学策略

引言: 语文是小学阶段课时量最大、教学任务最繁重的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单纯注重语文知识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全过程。

一、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

部编版语文教材立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彰显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许多课文都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俭节约等思想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1]。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内容的现状反思

(一)德育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整体规划

部分语文教师对德育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对德育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内在逻辑把握不够清晰,在设计德育目标时不够具体明确。有的教师在教学一线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德育是班主任、德育处的事,与教学关系不大。还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语文蕴含德育因素,但对如何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缺乏整体规划,常常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缺乏系统设计,导致德育内容渗透不够有序,育人实效大打折扣[2]。

(二)德育内容选择片面,与语文教学结合不紧密

纵观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德育主题,如第六单元以亲情为主线,第七单元以美景美文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富矿。然而,不少教师对教材德育内涵把握不够全面,德育内容选择较为片面。有的过于注重德育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有的只注重与课文直接相关的德育内容,而没有把德育与语文知识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三)德育形式趋于形式化,缺乏生活实践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枯燥说教式的德育方式难以接受。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在德育渗透过程中,多采取“一问一答”式的说教模式,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地讲大道理,生搬硬套一些德育案例,缺乏生动的情境創设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渲染,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接受,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内容的策略

(一)学科整合,将德育目标融入语文教学目标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加强语文与德育的整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准确把握单元主题,梳理德育重点内容,将德育目标有机融入语文教学目标中。要处理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间的关系,使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德育目标紧密结合。 如在教学第四单元时,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德育主线,引导学生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增强民族自尊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学习《少年中国说》时,感悟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立志成长为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又如在学习第七单元时,可将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作为德育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月迹》《鸟的天堂》时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二)优选素材,发掘语文课文中的德育要素

教师要善于从语文教材中发掘和提炼德育素材,使德育内容渗透更具针对性。一方面,要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在阅读感悟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如在教学《白鹭》《松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动物形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懂得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在学习《慈母情深》《父爱之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动人的亲情故事中感悟父母养育之恩,学会换位思考,懂得孝敬父母。 另一方面,要注重拓展学习素材,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富有教育意义的资料,丰富德育内涵。如在学习《太阳》时,教师可补充介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太阳的崇拜,如商汤时期的祈祷太阳雨雪等习俗,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与日月同辉的价值追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可适当补充一些关于鸟类濒危和栖息地破坏的资料,加深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主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德育素材,鼓励他们说一说身边的孝亲故事、环保小知识等,在丰富的德育素材中升华情感体验。

(三)创设情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强化德育体验

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强化德育体验。要善于借助多媒体,以图片、音频、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走进鲜活的语言世界。如在学习《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选取春夏秋冬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季节变换,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升华热爱自然之情。在学习《忆读书》时,教师可播放名家诵读经典名篇的视频,引导学生在亲身感悟中体会读书之趣,激发他们博览群书的热情。 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内化德育内容。可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加深对优秀品质的理解和感悟。

结语: 小学语文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树立德育意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挖掘德育因素,创新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J].语文世界(上旬刊),2025(1):33-33.

[2]郭文霞.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2025(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