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雅思阅读中的词汇教学方法研究
赵翊君 刘兢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127
1 绪论
1.1 词汇概述
1.1.1 词汇的定义(雅思语境下)
在雅思阅读语境中,词汇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单词、词组,更涵盖学术词汇(如《学术词汇表》AWL 中的“hypothesis”“methodology”)、高频同义替换词(如“reduce”与“mitigate”“diminish”)及话题词汇(如环境类“biodiversity”、医疗类“epidemiology”、社会科学类“urbanization”)。这些词汇需结合雅思学术文本的逻辑(如因果、对比、例证)与题型要求(如判断题、段落匹配题)理解,其语义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文本论证结构、答题线索深度绑定。
1.1.2 词汇教学的内容(针对雅思)
大学雅思阅读词汇教学需聚焦四方面核心内容:一是学术词汇应用,覆盖AWL 中的570 个高频词,需掌握其在学术文本中的搭配(如“conduct a study”“formulate a theory”)与语域特征(正式、客观);二是同义替换识别与运用,这是雅思阅读定位答案的关键(如题干“solve”对应原文“address”“tackle”),需教学生通过信号词(“in other words”“namely”)捕捉替换关系;三是话题词汇聚类,雅思阅读常围绕“环境、生物、科技、教育”等固定话题展开,需按话题整合词汇(如科技类“artificial intelligence”“nanotechnology”);四是词根词缀记忆法,针对长难学术词汇(如“biodegradable”“geomorphology”),通过“bio-(生命)”“geo-(地球)”等词根、“-able(可……的)”“-logy(学科)”等词缀辅助记忆,提升词汇学习效率。
1.1.3 词汇教学与雅思阅读的关系
雅思阅读的“解题逻辑”高度依赖词汇:其一,定位答案需同义替换,如判断题“The research wascompleted in 2020”中“completed”可能对应原文 ncluded”“finalized”,若学生无法识别替换,则无法定位答案;其二,理解长难句需学术词汇,雅思阅读平均每篇含 10~ 15 个长难句(如含多个定语从句、插入语的句子),若缺乏“correlate”“hypothesize”等学术词汇,会导致句子逻辑断裂;其三,话题词汇决定文本熟悉度,如遇到“考古学”话题文本,若掌握“excavation ifa tigraphy”等词汇,可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反之,词汇不足会直接导致“定位慢、理解浅、答题错”,因此词汇教学必须与雅思阅读的题型、文本特征深度结合。
1.2 雅思阅读的本质
雅思阅读(学术类)由 3 篇学术文本构成(选自期刊、书籍、报告等),每篇 800-1000 词,共 40 道题,限时60 分钟,核心考查“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文本逻辑、匹配题干与原文”的能力(British Council, 2023)。与初高中英语阅读不同,雅思阅读的本质是“学术信息处理”: 精读需聚焦“题干与原文的对应关系”(如关键词定位、同义替换匹配),而非逐字翻译; 泛读需在 1~2 分钟 主旨(对应段落标题匹配题),兼顾速度与准确性。此外,雅思阅读文本的论证结构(如“问题 解决方案 现象 原因-影响”)与词汇使用高度关联,如“problem”“issue”对应问题,“solution”“measure”对应方案,理解这种关联是答题的关键。
1.3 影响雅思阅读的重要因素
1.3.1 词汇(雅思核心制约因素)
Laufer(2004)针对二语学术阅读的研究指出,雅思阅读需掌握至少 7000-8000 词汇量,其中 AWL 词汇占比约 15% ~ 20%,若学术词汇覆盖率低于 80%,会显著影响文本理解(转引自 [2])。具体而言,雅思阅读的词汇障碍包括:一是学术词汇匮乏,如无法区分“quantitative”(定量)与“qualitative”(定性),导致误读研究方法;二是同义替换识别弱,如题干“important”对应原文“crucial”“vital”,若无法快速匹配,会延长定位时间;三是话题词汇陌生,如遇到“天文学”文本中的“cosmology”“nebula”,仅靠猜词难以准确理解。
1.3.2 语法(雅思长难句拆解关键)
雅思阅读每篇含 5~8 个长难句(如“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study, which was conducted over a five-year period b identified a correlation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differences exposure levels.”),其复杂结构(多层定语 让步逻辑)需依赖语法知识拆解。若学生缺乏“识别主 句与从句”“分析逻辑连接词 的能力, 即使认识单个词汇,也无法理解句子整 体含义,进而影响答题(如判断题 tud explained regional differences”的判断)。
2 大学雅思阅读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2.1 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1 脱离雅思学术语境与题型
部分教师沿用普通英语阅读的词汇教学模式:一是脱离雅思学术文本,仅按词汇表讲授“音形义”,如教“ambiguity”时,未结合雅思阅读中该词常出现在“研究局限性”段落的特征;二是忽视题型与词汇的结合,如教同义替换词时,未关联雅思判断题“TRUE/FALSE/NOT GIVEN”中“否定替换”(如“few”与“many”)的答题技巧,导致学生“背了词却不会用”。
2.1.2 过度侧重“词汇量积累”,忽视“词汇应用效率”
雅思阅读限时 60 分钟,需完成 40 道题,核心是“快速调用词汇定位答案”。但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每日背 100 个词”,未训练学生“在 1 分钟内识别题干与原文的同义替换”“通过词根词缀快速推断生词”的能力,导致学生词汇量达标但答题速度慢、准确率低。
2.1.3 教学目标模糊,词汇分类混乱
教师未按雅思考试规律区分核心词汇:一是将 AWL 词汇、低频学术术语(如“paleontology”)与日常词汇混为一谈,要求学生同等记忆,加重负担;二是未聚焦雅思高频话题词汇,如反复讲解“文学类”词汇(雅思阅读占比不足5%),却忽视“环境、科技”等高频话题词汇(占比超40%),教学针对性弱。
2.1.4 缺乏词汇巩固的“雅思化场景”
课后巩固多为“默写单词”“做词汇选择题”,未设计雅思相关场景:如未让学生通过“改写雅思阅读段落(用同义替换词替换原文词汇)”“模拟段落匹配题(用所学话题词汇定位段落主旨)”巩固词汇,导致词汇记忆周期短,无法转化为答题能力。
2.2 问题成因
2.2.1 教师对雅思考试规律与学术文本特征把握不足
部分教师缺乏雅思教学经验,一是不熟悉 AWL 词汇的高频考点与同义替换规律,如未意识到“assess”“evaluate”“appraise”是雅思阅读“研究方法”段落的高频替换词;二是对雅思学术文本的论证结构(如“对比实验”“数据论证”)理解不深,无法将词汇教学与文本逻辑结合,导致教学脱离考试实际。
2.2.2 应试压力下的“功利化教学”
大学雅思教学多以“学生提分”为目标,部分教师认为“背词是提分最快的方式”,忽视词汇教学与阅读技巧的融合。例如,为追求“短期提分”,直接让学生“背雅思阅读高频答案词”(如“increase”对应“surge”),未讲解词汇背后的文本逻辑,导致学生遇到新题时无法迁移能力。
2.2.3 缺乏适配雅思的教学资源与方法
现有教材多为“普通英语阅读词汇教程”,缺乏雅思专属资源:一是缺少“学术词汇 + 题型”的配套练习,如未设计“用 AWL 词汇完成雅思摘要填空题”的任务;二是未利用剑桥雅思真题(如剑 17 -剑 18)中的文本作为词汇教学素材,导致教学内容与考试真题脱节。
3 大学雅思阅读词汇教学原则
3.1 目标导向:紧扣雅思考试需
词汇教学需围绕“提分能力”设定目标:一是核心目标为“掌握 AWL 高频词汇(约 300 个)、雅思高频同义替换词(约200 组)、6 大高频话题词汇(环境、科技、教育、医疗、社会、经济)”;二是能力目标为“10 秒内识别题干与原文的同义替换”“通过文本逻辑与词根词缀推断生词(准确率≥80%)”,确保词汇教学服务于答题效率。
3.2 重点突出:分层教学核心词汇
按雅思考查频率与难度分层:一是核心词汇(必掌握):AWL 中的“analysis”“concept”“consequence”等高频词(占雅思阅读词汇量的 18%)、同义替换词(如“find”与“identify”“detect”)、话题词汇(如环境类“carbon emission”“renewable energy”);二是认知词汇(仅识别):低频学术术语(如“archaeoastronomy”)、专有名词(如“Titanic”),只需通过上下文推断大意,无需记忆拼写。
3.3 量度适配:平衡词汇教学与阅读训练
一是控制每节课的词汇量:结合雅思阅读每篇文本的生词密度(约 5%~8%) ,每节课讲授 5~7 个核心词汇,避免过度占用阅读训练时间;二是控制词汇讲解深度:学术词汇侧重“搭配与同义替换”(如“carry out asurvey”“conduct a survey”),不深挖词源等低频考点;三是结合答题时间:词汇练习需限时(如“同义替换配对题”限时3 分钟),模拟雅思考试节奏。
4 大学雅思阅读词汇教学策略
4.1 阅读前:预教核心词汇,搭建话题框架
4.1.1 话题导入+ 学术词汇预教
以雅思高频话题为切入点,结合剑桥真题文本导入词汇。例如讲授“环境类”文本(如剑17 Test 3 Passage2 The Impact of Urban Green Spaces)前,先通过“城市绿地的作用”话题讨论,引出“biodiversity”“microclimate”“ecological balance”等核心词汇;再展示真题中含这些词汇的句子(如“The presence of urbangreen spaces can enhance local biodiversity by providing habitats for insects and birds.”),让学生感知词汇在学术文本中的用法。
4.1.2 AWL 词汇 + 词根词缀预习
针对 AWL 中的长难词,提前布置词根词缀预习任务。例如学习“biodegradable”前,让学生通过“bio-(生命)”“de-(分解)”“-able(可……的)”推断词义;预习“geomorphology”时,通过“geo-(地球)”“morph-(形态)”“-ology(学科)”判断其为“地貌学”,降低阅读时的词汇障碍。
4.2 阅读中:结合题型,语境化词
4.2.1 题型导向的词汇提问设计
结合雅思题型设计问题,强化词汇与答题的关联。例如讲授剑 18 Test 1 Passage 1 The History of theTelescope 时,针对“判断题”设计问题:“The author uses the word ‘revolutionary’ in Paragraph 2 toimply that the new telescope design was__ ___ ?(A. controversial B. innovative C. expensive)”,引导学生通过“revolutionary”的同义替换(innovative)与题型选项匹配,同时理解该词在“科技发明”话题中的语义。
4.2.2 同义替换与逻辑信号词结合教学
雅思阅读的同义替换常伴随逻辑信号词,需同步讲解。例如遇到原文“However, the study’s findings are limited by the small sample size.”与题干“The study had a significant drawback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时,引导学生通过逻辑信号词“however”(转折)识别“limited”与“drawback” 的同义替换,同时关联“sample size”与“number of participants”的对应关系,掌握“逻辑 + 词汇”的定位 技巧。
4.2.3 长难句拆解+ 词汇理解
针对雅思长难句,通过“语法拆解 + 词汇定位”帮助理解。例如分析句子“While previous research hasfocused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on mental health, recent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its potential benefits, such as facilitating social connections for isolated individuals.”时,先拆解“while”引导的对比逻辑,再定位“highlighted”(强调)、“facilitating”(促进)等核心词汇,让学生理解“对比逻辑中的词汇选择”,为“段落匹配题”中的“对比观点”定位奠定基础。
4.3 阅读后:雅思化场景巩固,强化应用能力
4.3.1 同义替换词汇竞赛(模拟定位场景)
设 计“ 雅 思 同 义 替 换 配 对 赛 ”: 将 题 干 关 键 词( 如“important”“solve”) 与 原 文 替 换 词( 如“crucial”“tackle”)分别写在卡片上,让学生分组竞赛,在 2 分钟内完成配对,同时说出该替换词常出现在哪种题型(如判断题、摘要题),强化“词汇-题型”的关联记忆。
4.3.2 雅思文本改写与摘要填空(学术词汇应用)
选取剑桥真题中的短篇文本(如剑16 Test 2 Passage 3 的某段),让学生完成两项任务:一是用所学同义替
换词改写文本(如将“find”改为“identify”,“increase”改为“surge”);二是完成基于该文本的摘要填空如
“Recent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a link between sleep quality and cognitive function, which(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leep for brain health.”),巩固学术词汇的应用。
4.3.3 话题词汇小组任务(模拟段落匹配题)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雅思高频话题(如“科技”),要求:一是列出该话题的 10 个核心词汇(如“artificial intelligence”“algorithm”“automation”);二是根据剑桥真题中的“科技类”段落主旨(如 *AI 在医疗中的应用”),用核心词汇撰写1-2 句段落摘要;三是其他小组根据摘要匹配对应的段落,训练“话题词汇-段落主旨”的定位能力。
4.3.4 雅思小作文词汇应用(学术写作迁移)
雅思阅读与写作存在词汇互通性(如学术词汇、话题词汇),可设计小作文练习:让学生用阅读中所学的“数据描述词汇”(如“surge”“decline”“account for”“constitute”)描述雅思小作文中的图表(如“某国2010—2020 年能源消耗数据”),既巩固词汇,又实现“阅读-写作”的能力迁移。
5 结论
大学雅思阅读词汇教学需突破“脱离考试规律、忽视学术语境”的困境,紧扣雅思“学术性、题型导向、时间约束”的核心特征:在教学目标上,聚焦AWL 高频词、同义替换词与话题词汇;在教学原则上,坚持“目标导向、重点突出、量度适配”;在教学策略上, 阅读前通过话题导入预教核心词汇,阅读中结合题型与逻辑信号词深化词汇理解,阅读后通过雅思化场景 同义替换竞赛、文本改写)巩固应用。教师需提升对雅思考试规律与学术文本的把握能力,将词汇教学与阅读技巧、答题效率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实现“词汇储备—能力转化—分数提升”的闭环,最终满足大学雅思备考的核心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89-95.(涉及二语阅读词汇测原理,为雅思词汇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2] 黄皓. 雅思阅读学术词汇教学策略研究[J]. 外语界,2021(03):45-52.(聚焦AWL 词汇与雅思阅读的结合教学,含实证案例)
[3] 张艳莉. 剑桥雅思真题解析(17)[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 :124-130.(结合真题文本分析雅思阅读词汇考点与同义替换规律)
[4] Coxhead A. A Academic Word List[J]. TESOL Quarterly,2000(02):213-238.(AWL 词汇表核心文献,为雅思学术词汇教学提供权威依据)
[5] 李霄翔,李娜. 雅思阅读同义替换词的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