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李鹏卫

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全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点领域,亟须寻求绿色发展路径。绿色施工理念强调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提供了有效途径,物联网、BIM、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感知、分析、决策与控制,提升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因此,深入研究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智能化技术概述

智能化技术是多种先进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它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 [1]。在建筑工程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

智能化技术具有高效性、精准性、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特点。高效性体现在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提高施工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精准性则保证了施工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精确控制,减少资源浪费和施工误差;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施工设备和系统能够自主运行和调整,降低人工干预,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特点使智能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理念高度契合,为绿色施工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2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应用

2.1 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优化设计方案,从源头上实现绿色施工目标。

BIM 技术在此阶段发挥核心作用,设计师通过构建三维 BIM 模型,对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外观造型进行可视化设计。利用BIM 的模拟分析功能,可对建筑的采光、通风、日照、能耗等性能进行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调整设计参数,优化建筑朝向、体型系数、开窗面积等设计要素,提高自然采光和通风效率,降低建筑运行能耗。例如,通过 BIM 模拟分析,合理规划建筑外立面的遮阳构件,可减少夏季太阳辐射得热,降低空调负荷。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对建筑材料选择进行优化。建立建筑材料数据库,整合材料的物理性能、环保指标、成本造价、使用寿命等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建筑功能需求和绿色建筑标准,筛选出性能优、环保性好、经济性佳的材料。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上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价格波动趋势,为材料采购决策提供参考,避免因材料选择不当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此外,智能化设计软件还具备智能辅助设计功能,可自动生成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等图纸,减少设计师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利用参数化设计功能,可快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最优设计方案,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阶段的资源消耗。

2.2 施工准备阶段的应用

施工准备阶段是确保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智能化技术在此阶段可实现施工资源的精准管理和施工现场的科学规划。

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在材料管理方面,通过在材料包装或存储容器上安装 RFID 标签或二维码,实现材料信息的自动识别和跟踪。在材料入库、出库、运输、使用等环节,利用读写设备读取材料信息,将数据上传至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材料的库存数量、位置、流向等信息,避免材料积压或短缺,减少材料浪费。对于施工设备,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终端,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传感器可采集设备的工作参数、能耗数据、故障信息等,管理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终端,可随时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提前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安排维修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闲置率和能耗。

利用 BIM 技术和智能化项目管理软件,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基于BIM 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 4D(三维模型 + 时间维度)模拟,直观展示施工进度安排和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优化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避免施工冲突和延误。结合大数据分析,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利用智能化项目管理软件自动生成资源需求计划,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利用无人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对施工现场进行快速勘察和分析。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设备,获取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信息,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和地形图。GIS 技术则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施工需求,优化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合理规划临时设施、材料堆放场地、运输路线等,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施工成本。

2.3 施工实施阶段的应用

施工实施阶段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核心环节,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贯穿施工安全、质量、资源、环境等多个管理领域。

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智能监控系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监控网络。利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对施工现场人员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违规操作等危险行为,并及时发出语音警告和短信通知,提醒相关人员整改 [3]。对于高空作业、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险区域,部署传感器网络进行实时监测。传感器可采集位移、沉降、应力、倾斜等数据,通过物联网传输至监控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当数据超过安全阈值时,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自动启动应急预案,如停止相关作业、疏散人员等,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智能化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各类传感器,如混凝土浇筑温度传感器、钢筋应力传感器、裂缝监测传感器等,实时采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预测,及时发现质量隐患,如混凝土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裂缝、钢筋应力异常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等。结合 BIM 技术,将实际施工数据与 BIM 模型中的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实时监控施工质量,发现偏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资源管理方面,智能化技术实现了资源的精准计量和优化利用。智能电表、水表、气表等计量设备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能耗数据,并通过物联网上传至能源管理系统。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能耗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找出高耗能环节和设备,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如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采用节能设备、加强能源管理等,降低能源消耗。表 1 对比了传统施工与智能化施工的资源消耗情况。

表1 传统施工与智能化施工资源消耗对比

2.4 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

在竣工验收阶段,智能化技术为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和绿色性能评估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手段。

利用 BIM 技术建立的竣工模型,完整记录了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安装、装修装饰等各个方面。通过将竣工模型与设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可快速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施工偏差和质量问题,如构件尺寸偏差、设备安装位置错误等,并及时进行整改。同时,BIM 竣工模型还可作为建筑运维管理的基础数据,为后期的设施维护、改造升级提供支持。

借助智能化监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采集的能耗、环境、质量等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建筑工程的绿色性能进行全面评估。评估指标涵盖建筑能耗、水资源利用效率、室内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等多个方面 [4]。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建筑是否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发现建筑在节能、节水、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建筑的后续运营管理和改造优化提供依据。此外,智能化检测技术在竣工验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雷达检测等,对建筑结构的内部缺陷进行检测,无需破坏结构即可准确判断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发现保温层缺陷和热桥部位,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数据支持。这些智能化检测技术提高了验收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可靠。

3 结语

总之,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应用,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对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规划设计阶段的方案优化和材料选择,到施工准备阶段的资源调配和现场规划,再到施工实施阶段的安全、质量、资源、环境管理,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验收和绿色性能评估,智能化技术贯穿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振雨 .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应用 [J]. 工程与建设 ,2025,39(02):401-403.

[2] 彭文轩 . 关于建筑施工智能化与绿色施工管理的思考 [J].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2024,(07):33-35+39.

[3] 刘珍珍 , 黄仁惠 . 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佛山陶瓷 ,2025,35(01):173-175.

[4] 蒋瀚卿 .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施工管理技术分析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