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互动式教学法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张笑妍
山东女子学院
关键字:互动式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口语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语言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成为各国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虽然我国的英语教育不断发展完善,全民的英语水平持续提高,但是我国的英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英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般擅长阅读和写作,但听力和口语较差。从初中到大学,哑英语随处可见。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点一直放在词汇、语法和句型上,因为高考并不考察学生的口语能力。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口语英语的关注不够,这导致许多高学历的人英语口语能力差。目前,国内公立学校的英语课堂中存在许多问题:整个课堂由教师主导,主要通过提问给学生提供口语机会,但问题本身往往是关于单词拼写或语法翻译等,与口语英语无关。教师对学生口语发音的要求不高,导致学生的发音不标准。单调的课堂形式和教师的强调让学生忽视了口语英语的重要性,对口语学习缺乏兴趣。
为了揭示初中英语口语课堂的现状,深入剖析初中英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的痛点,探究教师对互动教学法在口语课堂中的应用态度,以及教师群体最常采用的互动方式,了解学生对现行口语课程的满意度及最喜爱的课堂形式和学生对课堂互动的态度及其对不同互动形式的偏好等。本研究特选取了中学七年级三个班级(七年级三班、七年级五班和七年级七班)以及六名英语教师。在实验开始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看法以及初中英语口语课的现状。问卷分为学生版和教师版。学生版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以及当前师生口语课堂互动的现状,第二部分则是学生对不同互动形式的偏好以及他们对口语课堂的偏好。本研究包含两次口语测试:实验前的口语测试和实验后的口语测试。实验前的口语测试旨在了解两组学生的口语水平,作为初始参考数据;第二次测试则用于验证互动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两次口语测试均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朗读文章来考察学生的发音和语调;第二环节为话题讨论,通过选题要求学生用英语与教师进行五分钟以上的对话,以评估其听力和口语交流能力;第三环节为口语叙述,要求学生用完整、生动且逻辑清晰的方式描述事物,字数不少于100 词。整个测试过程将全程录音备档。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分层抽样法从实验班中选取五名学生,根据其课堂互动参与情况和教学表现进行访谈,以了解他们对新型互动式教学的适应性,同时部分学生提出对口语课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通过系统研究口语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及第二语言习得等领域的相关文献,我们充分认识到互动式教学法对英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价值。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揭示了初中英语口语课堂的现状,并深入探讨了师生对互动式教学的认知差异,同时剖析影响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筛选出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且获得教师高度认可的教学方法。根据研究结论,我们设计了面向学生的第二阶段互动式口语教学方案。首先开展学生自测以评估其口语水平,随后根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分组教学。
通过仔细研究问卷数据并分析口语测试结果,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为实验组设计了互动式口语教学法,而对照组则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再次进行测试并对比分析口语测试结果,以评估互动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效果。实验期间为减少无关变量干扰,两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除教学方法不同外,两班其他教学变量完全一致。教学方法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实验班采用师生协商型双向语言输出模式,教师通过多样化互动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参与度,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英语口语实践机会,提升课堂互动中的真实交流比例;更注重小组讨论及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师主导型课堂,语言输出主要以教师提问形式呈现。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穿插提问,并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和练习的掌握情况。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与结果,我们能够从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差异化反馈中,揭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本文进一步总结出适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互动教学方法与策略。随后总结了本研究对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意义,指出现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局限,并针对提升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建议。
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受到应试教育要求、班级人数过多以及学校教学计划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互动式教学方法未能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广泛使用。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师生角色固定为教师与学生,这种模式使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参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同时,学生不仅是被动接受者,还有机会成为班级的主导者。当前亟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首先,教师应当率先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改变课堂环境,学生能缓解对教师的压迫感,从而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其次,我们应重视学生主体性,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其主体意识,增强课堂话语权。但这种转变不可操之过急。由于学生习惯于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者角色,短期内可能难以适应角色转换。
在实施互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课堂活动设计。在课程设计阶段,应将互动元素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需通过观察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不同表现,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主动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关注师生互动,更要注重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本实验观察发现,部分学生对互动教学缺乏真正理解,将其视为课堂展示的可选项。这类学生仅在被要求时才装模作样参与互动,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答案的自主探索,其互动行为更多是应付教师要求的表演性操作。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通过耐心引导和细致反馈来有效引导其互动方式。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关注那些在小组活动中过于活跃的学生,这可能会让一些内向的学生感到自己没有存在感或不受重视。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互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生可以进一步解放思维,学会自主学习。然而,在互动教学法实施过程的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Allwright,R.TheImportanceofInteractioninClassroomLanguageLear ning[M].AppliedLinguistics,1984:156-158.
[2]Long,M.H.1981.Input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Theory[M]. InGassandMadden,C.(eds),1985.
[3]MerrillSwain,YangLuxin.OutputHypothesis:ItsHistoryandItsFutur e[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40(1):45-50.
[4]Rivers.Interaction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 ersityPress,1987.
[5]Williams,M.,&Burden.R.L.2000.PsychologyforLanguageTeacher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6] 李滨 . 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建议 [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 ,2001(01):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