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榜样故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运用体现
曾华丽
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41400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重要使命。榜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以生动鲜活的形式传递道德与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和行为习惯,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充分认识到榜样故事的教育价值,精心选取了众多榜样故事融入教材内容中,让教材进一步契合学生日常生活场景,便于学生领会与接纳。
一、榜样故事在教材中的教育功能
(一)价值引领功能
榜样事迹中饱含着多样的道德与法治理念,能为学生给予清晰的价值指引,助力学生构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材里的榜样人物凭借自身切实举动阐释了何为美好品德、何为丑恶行径,为学生立起了道德典范。学生通过学习榜样故事,能够明白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法治观念的人,如通过学习“时代楷模”杜富国的故事,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爱国、奉献、担当的精神内涵,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二)情感激励功能
鲜活的榜样事迹可以叩击学生的内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振,催生积极昂扬的情感感受,当学生知晓榜样人物在遭遇艰难与困境时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品质时,会被他们的坚毅和执着所打动;当看到榜样们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时,会被他们的高尚品质所打动。这种情感激励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进取,努力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如在学习残奥会运动员的故事后,学生会被他们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所鼓舞,从而激发自己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的勇气[1]。
(三)行为示范功能
榜样故事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行为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材里的榜样人物呈现了怎样在日常点滴里遵循道德准则与法律条文,怎样和他人交往互动,怎样应对各类难题等,学生借助观察并效仿榜样的行事风格,能够逐步把这些举动转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性,比如在研习雷锋事迹后,学生能学习他热心助人的品格,主动关怀帮扶身边的同学与他人,从日常细微之处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社会认知功能
教材中的榜样故事反映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不同层面和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学生学习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榜样故事,能够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学习环保志愿者的经历后,学生可以认识到生态保护的关键意义,强化自身的环保理念与担当意识,踊跃投身环保活动,为打造美丽家园奉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二、榜样故事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
(一)课文主体叙事融入
教材将榜样故事自然地融入课文主体叙事中,作为阐述道德与法治观点的重要案例,例如,在“少年有梦”一课中,讲述了袁隆平少年时期就立下“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以及为实现梦想应具备的坚持和努力精神,使抽象的“梦想”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呈现方式使榜样故事与教材知识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刻感受榜样的力量。
(二)专题板块集中展示
教材设置了专门的板块来集中展示榜样故事,如“阅读感悟”“相关链接”等,“阅读感悟”板块通常会选取一篇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榜样事迹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进行感悟和思考,如在“做更好的自己”一课中,“阅读感悟”板块介绍了尼克·胡哲的故事,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学会了游泳、冲浪、打高尔夫球等多项技能,还成了著名的励志演讲家,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能够深刻体会到面对挫折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挑战自我,从而更好地理解如何做更好的自己。“相关链接”板块则提供一些简短的榜样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奋斗历程和成就。
(三)插图形象辅助呈现
教材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插图来辅助呈现榜样故事,插图以直观的视觉方式展现榜样的形象和事迹,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如在介绍“时代楷模”黄文秀时,教材配有一幅黄文秀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的插图,画面中,黄文秀面带微笑,亲切地与村民交谈,展现出她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精神风貌,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榜样的魅力和精神内涵,加深对榜样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
(四)活动设计引导体验
教材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榜样故事所蕴含的精神,如在“友谊之树常青”一课中,设计“寻找身边的榜样朋友”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同学,发现那些具有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优秀品质的朋友,并分享他们的事迹 [3]。这样学生能够从身边的人身上发现榜样,感受到榜样就在自己身边,同时也能激励自己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友谊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丰富的内容特点和强大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了榜样故事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榜样故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风貌,涵盖多元榜样类型,注重榜样品质多样性,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4]。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榜样故事的教育价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榜样故事,将榜样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梦瑶 李雪梅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课一榜样”教学模式探索[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24(4).
[2] 孙嫣苒 . 朋辈榜样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2023.
[3] 学科教学思政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榜样资源的开发研究 [D].2024.
[4] 阮卉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榜样素材运用措施分析 [J]. 考试周刊 , 20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