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宋娟
黄石市众邦基业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黄石市
1、引言
我国建筑业近些年迅猛发展,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慢慢被行业重点关注起来,因为数据表明从 2018 到 2023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率为 6%还多,可是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情况还很常见,这对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很大,而全过程造价控制这一系统性管理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存在的毛病。当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如前期决策阶段投资估算不精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意识差、施工阶段缺乏动态管理、竣工结算阶段审核不严格等,这会使工程成本加大且限制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很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与现状
2.1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行业中,项目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工程造价管理这一核心环节,这几年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且年度总产值突破 30 万亿,不过造价管理不当致使投资超支、资源浪费的情况经常出现,而全过程造价控制贯穿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直至竣工结算的全生命周期,能有效避免传统分段式管理造成的衔接断层和信息孤岛问题,该模式可优化资源配置并明显降低项目成本波动风险,例如某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后投资估算偏差从传统的 15% 降到 5% 以下且工期延误率也大幅减少,并且全过程造价控制推动各参与方协同合作,让项目经济性、技术性和社会价值均衡发展,所以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并且也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
2.2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过程造价控制理念虽逐步被重视起来,但实际应用时仍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前期控制不足的情况很常见,决策阶段尤其如此,因为没有科学投资估算方法且市场调研也不充分,所以预算编制跟实际需求脱节,资金缺口还常常很严重。其次过程管理欠缺也很突出,有些项目在设计阶段没严格执行限额设计,于是后续施工时设计方案老是变来变去,额外成本就增加了,并且招投标阶段不合理定价行为也很多,一些企业为中标就压低报价,之后借签证变更之类的补亏空,这严重影响项目整体造价稳定性。
2.3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让全过程造价控制朝着更智能、更精细的方向演进,并且 BIM 技术这一革命性工具在好多大型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其强大的三维建模和数据集成能力使造价管理的效率与精度大大提升,比如有个医院建设项目引进 BIM 技术后,工程量清单、进度计划和成本核算能实时联动,最后造价偏差被控制在 3% 以内。往后全过程造价控制会进一步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以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这样不但能实现动态成本预测和风险预警,而且能给决策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撑。
3、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
3.1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里,造价控制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这一环节,因为设计方案是工程实施的基础且直接影响后续各阶段的成本投入以及资源配置效率 [1]。这几年我国建筑业每年产值都超 20 万亿人民币了,但是由于设计阶段在造价控制上存在不足,资金浪费的问题还很突出,统计显示大概 30% 的工程成本超支能追溯到设计阶段不合理决策或者技术失误,所以限额设计就成了这个阶段核心策略中的一个。明确投资目标并依据项目功能需求科学优化,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有效控制预算。再者,应用信息化技术给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带来新途径,像BIM 技术一引进不但提高设计精度,而且模拟施工过程后能发现潜在问题,进而避免后期返工和额外花钱。还有啊,加强设计单位和建设方之间的沟通协作也很重要,因为只有充分理解项目需求并且及时调整方案,才能保证造价控制目标的达成。
3.2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招投标阶段是重要节点,关键在于合理定价与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这几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且政策法规也不断完备,所以招标文件编制质量、评标标准的科学性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但在实际操作时,因信息不对称或者评标方法有毛病,有些项目低价中标后恶意索赔,这对工程进度和质量影响很大。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模式明示工程量和单价可减少合同执行中的争议并且提高了透明度。
3.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且造价控制难点也在此处,近五年行业数据表明施工阶段成本常常占整个工程项目总造价的七成还多所以动态成本管理特别重要 [2]。要建立完备的成本监控体系以使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得到实时跟踪并且拿预算计划作对比分析,若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纠正举措,而且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等外部因素对造价影响很大,得预先做好风险预测与应对预案,比如签长期采购协议来锁定主要材料价格或者用金融工具避开汇率变化的不确定性。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也不容忽视,合理施工方案既能缩短工期又能大大削减资源消耗,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BIM 技术在现场施工中的运用不但能实现三维可视化管理还可凭借碰撞检测等功能减少变更和返工从而节省成本。
3.4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最后一关是竣工结算阶段,该阶段核心任务是全面审核与确认工程实际产生的费用,虽然常被看作“事后控制”但其结果直接影响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达成。这几年审计机构发觉有些项目在竣工结算时工程量虚报、重复计费之类的问题不少,这既增加建设成本又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所以得加强结算资料审查,让所有数据都真实可靠,比如把原始合同、签证单据和现场记录拿来比对就能有效找出异常数据并追查原因。而且信息化技术给竣工结算也提供很大支持,依据 BIM 模型做出的工程量清单用于结算审核时工作效率能大大提高且人为误差可大大降低。需要注意的是结算期间隐蔽工程质量验收情况也要关注,因为这儿往往是争议多发部位,并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也很关键,因为只有经过严格审核流程才能保证每笔费用都合乎规范要求。
4、结论
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其有着为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的研究意义。这几年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2018 到 2023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率为 6% 以上且行业规模一直在扩大,但在这个大背景下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而且在全过程造价控制方面尤其如此,存在前期决策不准、中期执行不好、后期结算审核差等状况,这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影响工程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案例探讨和专家访谈,提出涵盖建筑工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策略并着重指出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从而给行业提供能实际操作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林樱 ;. 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22(18):119-121.
[2]戴玉凤 ;. 房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J]. 中国住宅设施 ,2018(07):37-38.
[3]徐 瓅 ;.“投资人 +EPCO”模式下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 [J]. 建筑经济 ,2025(0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