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智慧教育平台下高中地理双师课堂的协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凌浩伟

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 52820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教育平台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双师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高效的学习体验。然而,如何在智慧教育平台下创新双师课堂的协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优势,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智慧教育平台与高中地理双师课堂

智慧教育平台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数字资源,包括高清地图、三维地形模型、气象动态图等可视化素材。这些资源通过智能分类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教学单元和难度级别进行精准匹配,帮助教师快速获取所需教学素材。平台还配备了在线备课工具,支持教师协作设计教案,并实时记录教学反馈。

双师课堂模式通过线上教师与线下教师的协同配合,形成了优势互补的教学机制。线上教师主要负责知识点的系统讲解和重难点突破,利用平台的多媒体功能进行专业演示;线下教师则负责课堂组织、即时答疑和实践指导。这种分工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又确保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从实施效果看,这种模式既缓解了一些学校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又促进了教师间的专业交流。线上教师的教学示范为线下教师提供了学习机会,线下教师的课堂反馈也为线上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形成了良性的专业发展循环。

二、高中地理双师课堂协同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高中地理双师课堂在实际应用中呈现出几个突出问题:有的教师对双师模式的理解仍停留在技术层面,将其简单等同于线上直播 + 线下管理,未能真正把握协同教学的核心要义;线上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与线下教师的实施环节经常出现脱节,导致知识点讲解与课堂练习不同步;同时,多数双师课堂仍保持单向传授模式,学生互动机会有限。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在需要实践操作的地理技能培养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三、协同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智慧教育平台汇集了各类地理教学素材,包括地图、数据统计、实地拍摄视频等。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从海量资源中筛选出最合适的内容。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上的水”为例,教师在讲解水循环过程时,可以从平台上获取全球水循环动画、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数据等资源。线上教师负责讲解水循环原理,展示全球水汽输送动态图;线下教师则组织学生分析当地降水数据,讨论水循环对本地区的影响。这种资源运用方式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实际认知体验。建议教师建立个人资源库,将筛选出的优质资源分类保存。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教研组定期开展资源分享会,交流各章节教学资源的应用心得。资源更新时要注意时效性,比如使用最新的气候统计数据,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二)加强教师协作,提升教学效果

双师课堂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线上和线下教师的紧密配合。两位教师需要建立清晰的工作边界和协作机制。线上教师应当专注于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线下教师则负责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种分工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以高中地理“人口迁移”课程为例,线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资源讲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通过动态图表展示全球人口流动特征;线下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社区调查,收集本地人口迁移数据。在课前准备阶段,两位教师需要共同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规划好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课堂实施时,线上教师要注意控制讲解节奏,线下教师则应及时观察学生反应,必要时调整活动安排。课后评估环节,双方要共同分析教学效果,记录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提高协作效率,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第一,建立标准化的备课模板,明确标注每位教师的职责分工;第二,设置固定的沟通时间,确保课前、课中、课后的及时交流;第三,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课堂实录分析协作过程中的问题;第四,建立教学案例库,收集成功的协作经验供参考借鉴。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双师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智慧教育平台为这类教学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以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安排选择题和填空题,帮助他们掌握基本概念;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分析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区位条件;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尝试设计小型农业园区规划方案。而在交通运输布局单元中,学生分组使用 GIS 软件分析学校周边交通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将成果上传至平台进行展示交流。教师需要实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准确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个别辅导;对于进度较快的学生,适当增加拓展内容。建议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性进步,这些数据可以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学生清楚知道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要求。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实践机会,避免形式化的互动。

总之,智慧教育平台为高中地理双师课堂的协同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优化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协作和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双师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昌盛 . 构建高中地理教育网络云平台智慧课堂 [J]. 中国新通信 ,2022,24(5):66-68.

[2] 陈良豪 , 陈初烨. 基于教育云平台创建地理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 [J].基础教育论坛 ,2022(28):80-81.

[3] 沈新捷 . 智慧云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湖北 : 华中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