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露天采矿企业开展行为安全观察的重要性

作者

林庆云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尖山磷矿分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114

1 序言

露天采矿是矿产开发主力方式,具有“高风险(爆破、设备协同、边坡稳定)、高复杂度(多工序交叉、恶劣天气)、高暴露性(员工直接接触危险源)”特征。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2023 年数据,露天矿山事故中 72.3% 由不安全行为导致,远超设备故障(15.6%)与环境因素(12.1%)。

传统安全管理以“事后追责、设备防护”为核心(如设警示标识、定期检修),但难以解决“习惯性违章、侥幸心理”等深层问题,导致事故反复。行为安全观察(BBS)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行为安全理论,核心逻辑为“事故可通过控制不安全行为预防”,通过系统化观察与沟通引导安全习惯。国内外实践表明,BBS 可破解“重硬件轻软件”困境: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铁矿推行BBS 后 5 年事故率降 58% ;国内某露天煤矿实施后,设备碰撞事故从年均 12起降至 3 起以下。

本文结合露天采矿特点与案例,阐述 BBS 理论基础、实施方法与价值,为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2 露天采矿事故致因与不安全行为的核心作用

2.1“危险 - 事件 - 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

依据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事故是“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的连锁结果。露天采矿中“,危险”为固有风险(如矿用卡车视野盲区、边坡滑坡隐患);“事件”是危险与人员 /设备的接触(如司机倒车未观察后视镜);“事故”是事件失控后果(如设备碰撞)。

以 2022 年某露天铁矿“ 5⋅12 ”事故为例:220t 矿用卡车倒车时,司机未观察右侧后视镜(不安全行为),与挖掘机碰撞(事件),致驾驶员重伤(事故)。事后发现,该司机此前 3 次因同类行为被提醒却未整改。可见,不安全行为是连接“危险”与“事故”的关键纽带,及时纠正可切断事故链条。

2.2 不安全行为的占比与类型

对 2020-2023 年全国露天采矿 126 起事故统计(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数据),不安全行为致事故占比 72.3%,分为三类:

(1)操作类(45.2%):设备超速、爆破提前解警戒、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

(2)认知类(28. 6%⋅ ):误判边坡稳定性、混淆爆破警戒范围(3)习惯类(26. 2%) ):未戴安全帽、简化安全检查流程。

相较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可通过检修发现),不安全行为具“动态性、隐蔽性”,瞬间触发事故且难追溯,故控制不安全行为是事故预防核心突破口。

3 安全行为观察与传统安全管理的差异

3.1 传统安全管理的局限性

(1)管理重心偏差:过度依赖硬件,忽视行为。如某露天煤矿投 200 万元装卡车防撞系统,但司机习惯性关闭报警,仍发生 3 起碰撞;

(2)沟通方式单一:以“批评 - 惩罚”为主,引发抵触。员工隐瞒不安全行为,形成“管理 - 抵触 - 再违章”循环;

(3)缺乏闭环管理:检查仅“下达整改通知”,不跟踪效果。如某矿多次发现“爆破员未查起爆网络”,却未分析是“规程不熟”还是“时间紧张”,问题反复。

3.2 安全行为观察的核心优势

BBS 为“主动预防”模式,与传统管理差异如下表,核心是理解员工行为动机,实现协同管理。

案例:某露天铜矿 2021 年用传统模式,年均 6 起轻伤事故,违章率18% ;2022 年推行 BBS,发现“未戴防尘口罩”因“口罩透气差”,更换高透气口罩后 3 个月,该违章率降至 2% ,员工安全满意度升 35% 。

4 露天采矿企业开展安全行为观察的实施路径

4.1 明确观察内容:聚焦高风险场景

按“风险等级”确定重点,核心内容包括

(1)设备操作行为:矿用卡车(倒车观察、限速 20km/h⟩ )、挖掘机(铲斗半径内无人)、破碎机(进料口防护);

(2)爆破作业行为:检查起爆网络、警戒到位、爆破后等待规定时间;

(3)高处作业行为:边坡检查系安全带、平台设防护栏;

(4)个体防护行为:正确戴安全帽、防尘口罩、防砸鞋,特殊作业用防护镜

4.2 规范观察沟通:“表扬 - 讨论 - 沟通 - 启发 - 感谢”五步法

观察员(班组长、安全员)需掌握以下流程,沟通选非作业时段(午休、班前会):

(1)表扬:肯定安全行为,如“您启动挖掘机前查液压压力,习惯很好”;

(2)讨论:客观描述不安全行为,如“但铲斗提升时未观察高压电线,有触电风险”;

(3)沟通:倾听原因,如“您说着急赶进度,咱们一起想安全提效办法”;

(4)启发:引导改进,如“驾驶室贴警示贴或提前规划路线,是否能规避风险?”;

(5)感谢:强化参与感,如“您的建议有助优化流程,后续会反馈结果”。

4.3 完善观察记录与数据分析:建立闭环

(1)标准化记录:设计《露天采矿行为安全观察记录表》,含“观察时间、地点、对象、安全 / 不安全行为、原因、建议”,可增“天气条件”字段(雨天影响视线);

(2)定期分析:每周开会统计不安全行为类型与原因。如某矿发现“卡车司机未观察后视镜”夜班发生率 15% (白班 3% ),因“照明不足”,加装 LED辅助灯后 1 个月降至 4% ;

(3)及时反馈:将改进措施反馈员工。如优化爆破警戒路线后,组织员工讨论确认。

4.4 固化观察机制:实现常态化

(1)培训认证:观察员经 2 天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设定目标:如“观察覆盖率 100%(员工月均 1 次)、不安全行为降40% ”;

(3)激励机制:奖励提有效建议的员工(安全积分、物质奖励),营造“人人关注安全”氛围。

5 安全行为观察的应用效果与案例验证

5.1 国内某大型露天铁矿案例

该矿年产 1500 万吨铁矿石,员工 800 人,有 220t 矿用卡车 20 台、350t 挖掘机 8 台。2021 年因不安全行为致事故 5 起(1 起重伤),违章率16% ;2022 年推行 BBS :

·培训 30 名观察员覆盖所有班组;

·重点观察“卡车运输”“爆破作业”;

·每月开分析会跟踪整改。

1 年效果:

(1)事故降至 1 起(轻伤),事故率降 80% ;

(2)不安全行为发生率从 16% 降至 5% ,“卡车倒车未观察后视镜”从 8% 降至 1% ;(3)员工提安全建议 42 条,28 条被采纳(如排土场设反光标识)。5.2 长期价值(1)提升安全意识:员工主动制止违章从月均 5 次增至 32 次;(1)优化管理流程:发现“设备维护不及时致违章”,推动管理从“事后整改”转“事前预防”;(3)降低成本:某矿 2022 年因事故减少节约 120 万元,远超 BBS 投入(20 万元)。

6 结语

露天采矿安全生产需“以人为本”,BBS 的核心是通过主动辨识不安全行为、理解员工诉求,实现“管理 - 被管理”协同,切断事故连锁链条。企业推行 BBS 需避免形式化,关键在于:聚焦高风险场景确保观察精准;培训观察员掌握科学沟通技巧;建立常态化机制固化效果,方能持续降低事故率,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建国。矿山安全工程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21 :156-178.

[2] 王浩。行为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在露天矿的应用 [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22,49(3):98-102.

[3]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2023 年全国矿山安全生产统计公报 [R]. 北京: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