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学生为本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谢惠

淮南技工学校新校区232000

摘要:电工电子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作为理工科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电工电子学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如何提升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技术人才是当前电工电子学教学需要探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当前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现状及个人教学经验,针对当前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现状,探究以学生为本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期望能有效提升电工电子学课程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电工电子学课程作为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课程,其中包含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两方面知识内容,目的在于传授学生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并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具体实际应用,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及科研奠定基础。然而在新的教育技术背景下,在当前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要想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势在必行。

一、当前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电子学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获得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为其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做好知识储备,同时通过电工电子学课程掌握专业的技能。而电工电子学课程是个理论性较强的学生,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加之知识面比较广,不但包括电机控制的内容,还涵盖电子技术与电路分析等内容,可以说是多个学科的压缩。然而当前职业技术学校在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中,首先,大多数教师还沿用传统的理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当前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实践课程课时占比较小,使得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最后,作为一门学校基础性课程,其涉及专业门类较多,教材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得教学力量分散且薄弱,致使电工电子学课程建设及教学上不能满足学校的人才培养需要。

二、以学生为本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对课时的不断压缩,课程内容与课时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现状,探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方案,希望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建立科学的教材体系

为了贴近工程实际需求,高等院校在电工电子学课程教材设置上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教材内容要保证电气工程内容基础内容,适当压缩传统内容,将新技术和应用性知识内容加入到教材中,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教材体系中涵盖了多专业知识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效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和系统软件等配套教学资源使得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电子课件也便于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例如,为了让电工电子学课程更加贴近工程实际,其中电路设计内容要重视学生的优化设计能力培养,增加各种典型例题,通过不同角度来学习重难点内容如助教系统软件可以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和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而在测控系统章节则强调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2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管在任何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都非常重要,如何学生不好好学,教师怎么教都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视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负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用适当的激励启发学生更好开展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自然会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在实验教学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进行操作,教师给学生安排难度适宜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则负责指导学生的实验训练过程,并鼓励学生挑战一些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在自主获取知识过程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

3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比例

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电工电子学学习过程中,对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足,认为理论课程很难,加之课下缺乏复习和巩固,慢慢就丧失了理论学习的信心,甚至会主动放弃学习。然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往往对实践课程比较感兴趣,在实践练习过程中不但能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还能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学校在课时设置时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课时,同时适当缩减理论部分知识内容。

例如,电工电子学实训课程中,教师可给学生实践内容是做收音机,学生们对收音机制作会非常好奇,愿意动手探索如何去完成制作,在实训过程中不但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故理论教学够用就行,不需要面面俱到,而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在当前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下,学校教学要从知识传授专项智能发展和能力培养上,教师要在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专业与实际需求脱轨的问题,让学校人才的培养定位与工程实际需求相对应,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电子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开展一些小发明、小实验,如学生可以设计定时器,组装和维修外用表等,学校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施展自己的才能,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是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进行完善,本文结合当前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电子学课程学习现状,以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完善课程教材体系,合理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课时,重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并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让薛恒在扎实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不断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各课程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增强职业院校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心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1,30(36):175.

[2]张传洋.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工电子学教研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4):254-257

[3]李海标,罗奕.专业认证背景下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轻工科技,2018,34(11):160-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