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搅拌站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把控

作者

徐晓栋

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37

内容摘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建筑的安全性能检查不断增加,要求也格外严格,使得搅拌站在搅拌混土时很容易忽视对混凝土原材料以及配合比的把控不到位,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问题,造成结构安全隐患以及之后使用功能的影响,甚至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承担法律责任。对此,文章就搅拌站商品混凝土质量如何把控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   混凝土;质量;配合比;水灰比;搅拌

引言

混凝土结构因其高强度、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混凝土在搅拌站出厂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技术难题,原材料不合格、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单位用水量不到位以及砂率的控制等。因此一定要合理使用原材料,良好的控制配合比,从搅拌站生产到运输直至施工的全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把关。

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水泥、水、石子、砂子、矿物掺合料、外加剂。

(1)水泥;主要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等按一定比例磨细混合而成。它在加水搅拌后能够形成浆体,并在空气中硬化,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其特点具有较强的硬化能力,能够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硬化,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然而,水泥浆体的流动性较差,需要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调节剂才能进行施工。在选择水泥时,搅拌站应首先选择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2)水;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水源可选择自来水、井水、净化水等。特殊混凝土‌如高早强混凝土和自流平混凝土,通常采用高性能净水处理设备或蒸馏水进行混合。配制海洋混凝土时,应采用加盐的淡水或自来水进行混合。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含硫酸盐量超过规定的水、海水及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均不可用于拌制混凝土。‌‌特殊时候无法获得合适水源的情况下,海水可用于素混凝土,但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3)石子;5-20mm这种石子规格适用于一般的混凝土制品,如基础、地面、路面、墙面等。20-40mm这种石子规格适用于更大规模的混凝土制品,如水坝、大桥、地铁隧道等。石子的形状应当均匀,不应有过多的尖锐或扁平的部分,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表面应当清洁,不含太多的杂质或者粉尘,以免影响混凝土的黏结性。 此外石子还应当具有足够的硬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压强度。

(4)砂;在选择混凝土用砂时,应优先考虑总表面积小和空隙率小的砂颗粒,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常见的砂类型包括河砂、山砂、人工砂,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砂料,严禁使用海砂。

(5)矿物掺合料;主要以粉煤灰和矿粉为主。粉煤灰、矿粉其作用主要是增加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化热,放缓水化热速率,提高混凝土的干缩性、抗裂性,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而且耐腐蚀,早期强度高。

(6)外加剂;外加剂有很多种,其中减水剂是搅拌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外加剂。减水剂顾名思义就是减少水的用量,在不增加水量的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此外还有很多特殊的外加剂都对混凝土有着各种不同的作用,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速凝剂、防水剂、阻锈剂、防冻剂等。

2混凝土的配合比

2.1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是为了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从表面上看,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只是水泥、砂子、石子、水这四种组成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2.2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的全部要求,重点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以考虑水泥的品种及石子粒径大小等参数。

(2)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和施工工艺,如输送、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对和易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

(3)了解所能采集到的材料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

2.3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就是确定水泥、水、砂子与石子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即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水灰比表示;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砂率表示。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常用单位用水量来反映。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重要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首先正确选定原材料品种、检验原材料质量,然后按对混凝土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经强度复核定出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原材料实际情况(如砂、石含水等)修正试验室配合比,得出施工配合比。

3混凝土搅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应用已成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搅拌站的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常容易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给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带来麻烦。现就搅拌混凝土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给出一系列解决途径。

3.1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坍落度不稳定问题

(1)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解决方法;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搅拌前,务必做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

(2)天气炎热,有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造成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解决方法;适量加大混凝土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中调整缓凝成份(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

(3)工地现场与搅拌站协调不好,使罐车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解决方法;改善混凝土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避开早晚高峰期保证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工地现场。

(4)混凝土搅拌称量系统计量误差大,不稳定。解决方法;计量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有关规定,并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合格证,加强自检,确保计量准确。

(5)水泥混仓存放,混合使用。解决方法;进库水泥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和标号分别贮存、使用。

3.2混凝土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

(1)单位用水量偏大的混凝土易泌水、离析。解决方法;减少单位用水量。

(2)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拌筒内留有积水,装料前未排净或在运送过程中,任意往拌筒内加水。解决方法;加强管理,对清洗后的运输车拌筒,须排尽积水后方可装料。装料后,严禁随意往拌筒内加水。

(3)混凝土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解决方法;改善混凝土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砼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搅拌站若降低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又可能出混凝土砼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混凝土在搅拌站生产、运输直至施工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把好五关、监督三不准: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厂。确保混凝土出厂质量符合要求,为以后工程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成行、葛兆明、韩兆祥、黄智山编著商品混凝土实用技术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7);26

{2}王昊编著预拌混凝土试验员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9);99

{3}王安岭编著水泥混凝土性能与检验控制{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