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接地技术及故障排查
雷震霄
身份证号码:36220219910504485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接地技术作为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电荷导入大地,起到保护设备、防止触电、抑制电磁干扰等作用。
一、电力工程中接地技术的重要性
1.1 保障设备安全
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漏电、过电压等现象,接地技术能够将这些异常电流导入大地,避免设备因过电压或漏电而损坏。例如,当电力变压器发生绝缘损坏时,接地系统可迅速将漏电电流导入大地,防止变压器外壳带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保护人员安全
在电力工程施工和运维过程中,人员接触带电设备的风险较高。接地技术通过将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会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降低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从而避免人员因接触带电外壳而发生触电事故。
1.3 抑制电磁干扰
电力系统运行时会产生电磁辐射,对周边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干扰。合理的接地系统能够为电磁干扰提供低阻抗的泄放通道,减少电磁辐射对其他设备的影响,保证电力系统和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1.4 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接地系统能够稳定电力系统的电位,防止系统出现过电压现象。在雷击、短路等异常情况下,接地系统可迅速将过电流导入大地,避免过电压对电力系统造成破坏,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常见的接地类型及技术特点
2.1 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而设置的接地。其主要作用是稳定系统的电位,为系统提供一个参考零点,同时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便于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故障线路。工作接地通常将电力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将中性点与大地连接,使中性点的电位保持在零电位附近。
2.2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与大地连接,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从而降低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防止人员触电和设备损坏。
2.3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主要用于防止雷电对电力系统和设备造成破坏。通过设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防雷装置,并将其与接地装置连接,当雷电击中电力系统时,防雷装置可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避免雷电流对设备和线路造成损坏。防雷接地要求接地装置具有较低的接地电阻,以确保雷电流能够迅速泄放。
2.4 防静电接地
在电力工程中,一些设备和场所容易产生静电,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防静电接地通过将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容器等与大地连接,及时将静电导入大地,防止静电积累。防静电接地在加油站、变电站等场所应用较为广泛。
三、电力工程施工中接地技术的施工要点
3.1 接地装置的选材
接地装置的选材直接影响接地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应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耐腐蚀、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的材料。常用的接地材料有扁钢、圆钢、角钢、钢管等。在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应选用镀锌材料或铜材,以提高接地装置的耐腐蚀性能。
3.2 接地体的布置
接地体的布置应根据土壤电阻率、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设计。接地体可采用水平布置、垂直布置或混合布置的方式。水平接地体通常埋设在地下 0.6-1米处,采用扁钢或圆钢敷设;垂直接地体则采用角钢或钢管,打入地下一定深度。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合理设置,提高接地系统的散流效果。
3.3 接地电阻的控制
接地电阻是衡量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小,接地系统的散流效果越好。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接地电阻。常用的方法有换土法、降阻剂法、深井接地法等。换土法是将接地体周围的土壤换成电阻率较低的土壤;降阻剂法是在接地体周围敷设降阻剂,降低土壤电阻率。
3.4 焊接质量控制
接地装置的连接通常采用焊接方式,焊接质量直接影响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和可靠性。在焊接过程中,应保证焊接牢固、无虚焊、无夹渣等缺陷。扁钢与扁钢焊接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扁钢宽度的 2 倍,且应四面施焊;圆钢与圆钢焊接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且应双面施焊。
四、电力工程接地系统故障排查方法
4.1 接地电阻异常升高故障排查
接地电阻过大也是接地系统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其将会导致接地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而排查时,主要应注意检查是否有接地体锈蚀、断裂或者是与接地干线接触不良的现象发生,如果发生接地体锈蚀严重应更换接地体、如果出现接地体断裂应重新焊接或者是更换、若为接地体与接地干线接触不紧密,则需对接触表面进行清除然后重新连接。要检查接地体周边的土壤环境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出现了土壤干燥、结冰等情况则可以进行浇水或者松土等措施改善土壤情况,进而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值。
4.2 接地线路断线故障排查
接地线路断线会导致接地系统失去作用,严重影响设备和人员安全。排查时,可采用外观检查和导通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外观检查主要查看接地线路是否有明显的断裂、损伤痕迹;导通测试则使用万用表或导通测试仪,测量接地线路的导通情况,若导通不良,说明存在断线故障。
4.3 接地体腐蚀故障排查
接地体长期埋设在地下,容易受到土壤腐蚀而损坏。排查时,可通过开挖检查接地体的腐蚀情况,若接地体腐蚀严重,截面积减小,应及时更换接地体。分析腐蚀原因,若为土壤腐蚀性较强,应采用耐腐蚀材料的接地体或采取防腐措施,如涂刷防腐漆、包裹防腐层等。
4.4 接地系统干扰故障排查
接地系统的干扰。接地系统问题会导致电力系统、周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检测时,首先要对接地系统接地方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多点接地、形成接地回路的情况,如果是多点接地要合理放置接地位置,避免形成接地回路,如果是形成接地回路要消除接地回路或者用绝缘件进行隔离。对系统接地电阻的均匀性进行检查,接地电阻不均匀会导致电位差,造成干扰,要对系统接地装置进行调整,保证接地电阻均匀。
4.5 防雷接地故障排查
防雷接地故障导致防雷装置失效,雷电击入导致设备毁坏。检查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等防雷装置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是否牢固,有无松动、断开等问题,连接不牢固,予以加固;出现断开,更换连接装置。检查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是否满足防雷需要,接地电阻值偏高,实施降阻处理。
结论
接地技术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关系到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和人员设备的安全。科学的选择接地类型,严格把握施工控制要点,能保障接地系统建设和质量,而掌握科学的方法,也能发现和处理接地系统的故障,保障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今后的电力工程施工中,应不断强化接地技术的研究应用,提高施工人员水平,带动电力工程接地技术的不断发展,保障电力工程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宁捷 . 浅析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接地技术及故障排查 [J]. 科技与创新 ,2025,(15):130-132+139.DOI:10.15913/j.cnki.kjycx.2025.15.035.
[2] 胡培超 . 智能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J]. 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5,(08):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