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

任军芳

石家庄市鹿泉区职业教育中心  050200

引言 :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有助于其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中职语文教学在审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意义深远。

1. 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审美能力

1.1 精选经典文学作品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精选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举措。经典文学作品犹如一座座艺术宝库,它们历经岁月的洗礼而不衰。例如《林黛玉进贾府》,其细腻的人物刻画,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到八面玲珑的王熙凤,每个人物都仿佛是鲜活的生命。通过对这类经典作品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人物的情感纠葛,领略到文字的优美、结构的精巧,从而提升对文学之美的鉴赏能力。这些经典作品中的描写手法、叙事方式等,都能为学生打开一扇审美之窗,让他们看到文学创作中无限的可能性,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美好文字的向往与追求。

1.2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元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美学内涵。像古代诗词,一首《将进酒》,既有豪迈奔放的情感宣泄,又有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从诗词的韵律之美,到其中所蕴含的儒家积极入世、道家洒脱自在等思想内涵,都是美的体现。传统的书法艺术,那一笔一划间的刚健与柔美,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在教学中融入这些元素,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美的滋养,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并弘扬传统美学精神,培养一种内敛而深沉的审美格调。

1.3 结合时代特色文本

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结合时代特色文本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涌现出许多反映当下社会现实和人们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例如一些描写现代都市青年奋斗历程的小说,如《平凡的世界》等,这些作品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它们描绘了当代社会的多元文化、新的价值观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这类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现代社会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的新内涵,感受到现代文学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之处。同时,时代特色文本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洞察力,使他们在与时俱进的文学体验中,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审美观念。

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审美体验

2.1 运用情境教学法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增强学生审美体验的有效方式。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语文之美。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诗人作诗的场景画面,如在讲授《归园田居》时,画面中展现出淳朴自然的农村的旖旎风光,草屋、桃李、鸡鸣犬吠等元素一一呈现。同时,配上悠扬的古典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的山村之中。这种情境的营造,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体会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中职语文教学中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有着积极意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语文作品进行解读。以一部文学作品为例,小组成员们可以分别从人物形象、情节设置、主题思想等方面展开讨论。性格不同、思维方式各异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就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比如在分析《雷雨》时,有的学生可能更关注侍萍等人物的命运悲剧,从社会层面剖析原因;而有的学生可能会从人物个人性格的变化入手。通过这种交流与合作,学生们能够看到作品更全面、更丰富的内涵,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

2.3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增强学生审美体验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能够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在教授散文时,例如《荷塘月色》,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荷塘的实景视频,那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朦胧的月色,伴随着轻柔的音乐,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以富有感情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多媒体还可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事迹、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形象,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进入作品的审美境界,提升他们对语文之美的感受力。

3. 营造审美氛围激发审美兴趣

3.1 打造语文学习环境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打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至关重要。教室的布置可以充满语文元素,如张贴古代诗词书法作品、名人名言等。这些元素能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感受到浓厚的语文氛围。学校的图书馆可以专门设置语文阅读专区,收藏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文学杂志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在校园里,还可以举办语文文化节,开展诗歌朗诵比赛、作文大赛等活动。这样的环境营造,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到语文之美,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2 组织语文审美活动

组织语文审美活动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举办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戏剧表演活动,学生们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将文字转化为舞台上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并且通过表演展现出作品的魅力。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审美价值,还能让他们在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到语文的乐趣。这些活动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审美活动的浓厚兴趣。

3.3 鼓励学生自主审美实践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审美实践是激发审美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如写散文、诗歌等。当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时,他们会更加深入地思考什么是美,如何表达美。例如学生在写一首描写校园景色的诗歌时,他们会仔细观察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思考如何用优美的文字来描绘。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文学阅读计划,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作品,并进行阅读笔记的撰写和读书心得的分享。通过这种自主审美实践,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审美教育,而是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语文之美,这将极大地激发他们对语文审美学习的兴趣,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结束语 :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营造审美氛围等举措,能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实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吉晓燕 .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路径 [J]. 三角洲 ,2025,(12):103-105.

[2] 吉晓燕 .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5,(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