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

作者

邓丽敏

南平市建阳区将口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

摘要:在现代社会,合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会交往活动,对个人的社会适应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幼儿合作能力的状况并不理想。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保护,许多幼儿形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在与同伴交往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求,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社交发展,还可能对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方法,并阐述其意义和效果,以期为幼儿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游戏;同伴合作行为;培养

引言

幼儿期是同伴合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幼儿通过与同伴的互动,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幼儿园体育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为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一、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重要性

(一)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里,同伴合作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合作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理解他人的意图,这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例如在接力赛跑游戏中,孩子们要商量交接棒的顺序和时机,通过交流确定最佳方案。而且,合作行为能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并尊重同伴的感受和需求,从而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像在搭建障碍赛道游戏时,幼儿需要考虑每个同伴的能力和意见,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升幼儿身体素质与认知能力

同伴合作的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在合作游戏中,幼儿参与各种跑、跳、攀爬等动作,有效增强了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比如拔河游戏,孩子们齐心协力拉动绳子,锻炼了手臂和腿部的肌肉。同时,合作完成游戏任务需要幼儿运用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寻宝游戏时,幼儿要一起观察环境、制定寻找路线,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空间感知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激发探索欲和求知欲,促进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个体差异与合作意愿问题

幼儿个体间存在显著差异,极大影响了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性格方面,内向幼儿往往害羞、胆怯,在体育游戏里不敢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更倾向独自活动。而外向幼儿虽积极主动,但有时过于自我,在合作中强行主导,不考虑他人意见。能力上也参差不齐,能力强的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突出,容易忽视能力弱的同伴;能力弱的幼儿因怕犯错被嘲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降低。此外,部分幼儿对体育游戏缺乏兴趣,合作意愿不足,导致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合作游戏中,影响合作行为的有效培养。

(二)教师指导与组织的不足

教师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对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但当前存在一些指导与组织方面的问题。部分教师对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游戏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合作元素,游戏内容多为个体竞技类,无法激发幼儿合作的需求。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方式不当,要么干预过多,限制了幼儿自主探索和合作的空间;要么指导过少,对幼儿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引导。而且,教师在游戏结束后的评价环节,多关注游戏结果,忽视对幼儿合作过程和合作行为的评价,不利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强化和合作能力的提升。

(三)游戏环境与资源的限制

游戏环境和资源对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也有着重要影响。一些幼儿园体育游戏场地有限,空间狭小,无法开展需要较大空间的合作游戏,如大型接力比赛、团队追逐游戏等,限制了幼儿合作的形式和范围。同时,游戏材料和器械的数量不足或种类单一,幼儿在游戏中容易因争抢资源而产生冲突,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此外,幼儿园缺乏对体育游戏环境和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更新,陈旧的器械和单调的场地无法满足幼儿日益多样化的合作游戏需求,阻碍了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和发展。

三、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培养的策略

(一)优化游戏设计激发合作兴趣

设计具有合作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是培养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基础。选择如拔河、接力赛跑、足球等团队游戏,这类游戏需要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目标。在游戏规则制定上,强调团队成绩而非个人表现,让幼儿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例如接力赛跑,每个幼儿的速度固然重要,但交接棒的默契配合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合理调整游戏难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挥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加强教师指导提升合作质量

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合作行为培养中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在游戏前,教师要向幼儿讲解合作的意义和方法,通过故事、示范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与同伴沟通、分工。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当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及时介入引导,帮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解决冲突。比如,当幼儿因争抢游戏器械发生争执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一起商量如何轮流使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回顾和总结,表扬合作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强化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行为。

(三)营造合作氛围强化合作意识

为了在幼儿园内构建一个深入人心的合作氛围,我们需采取一系列策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出合作的意识。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上,我们可以精心挑选并展示一系列以合作为主题的图片和故事,让这些视觉元素成为幼儿日常接触的一部分,从而时刻提醒并强化合作的重要性。此外,定期举办以合作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如设立“合作日”,在这一天里,鼓励幼儿在所有活动中都积极寻求与同伴的合作机会,无论是游戏、学习还是日常生活的小任务,都能成为他们实践合作的舞台。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幼儿对合作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在实际行动中运用合作技巧的热情。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作培养合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园共育对于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至关重要。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同伴合作的重要性,传授合作培养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造合作机会,如一起做家务、玩合作游戏等。同时,家长要关注幼儿在幼儿园的合作表现,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进步和不足,共同制定培养计划。通过家园的紧密配合,形成强大的合作培养合力,促进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体育游戏是培养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的重要途径。虽当前培养中存在幼儿个体差异、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但通过优化游戏设计、加强教师指导等策略可有效改善。未来需持续探索创新,家园携手为幼儿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助力其社会性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婧.融德育于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究[J].新智慧,2024,(21):64-66.

[2]王蝶恋.如何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J].幼儿100(教师版),2023,(05):49-52.

[3]王英,程紫薇.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幼儿同伴合作行为研究——以南昌市B幼儿园为例[J].教育观察,2022,11(06):92-94.

[4]杜静娴.幼儿园体育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探微[J].读写算,2022,(01):52-54.

[5]李正荷.幼儿园体育游戏中同伴合作行为的培养研究[J].漫画月刊,2021,(2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