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设计生动有趣的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

乔晓宁

商丘市宁陵县教师进修学校 476700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语文课堂不仅扮演着语言文字知识传授的重要角色,还成为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及点燃学习兴趣的关键场所。对于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其心理与认知发展正步入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转移,且对新颖事物抱有浓厚的探索兴趣。基于此,本文从多方面入手,分享设计趣味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助力;

小学时期被视为儿童身心成长的宝贵阶段,同时也是其语言技能与人文素养塑造的核心时期。语文课堂,担当着传递民族文化精髓与锻造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核心任务,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联到学生日后的学业进步与个人发展。鉴于小学生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的特点,如何设计一个既具教育价值又不失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成为教育实践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其既是对教师教学策略与智慧的挑战,也是教育创新思维的具体展现。

一、创意板书,视觉吸引——聚焦学生课堂注意力

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的“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活力”的指导思想,创意板书作为融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典范,其重要性显而易见。通过色彩搭配、图形运用及版面布局等多方面的精巧设计,创意板书能将抽象的文字信息转换成直观易懂的视觉图像,从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加速信息的处理速度。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熟练掌握创意板书的设计技能,是增强课堂魅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核心所在。

以《春晓》古诗词教学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精心准备一面彩色磁性白板,并事先勾画几笔简洁明快的春日景象:柳丝新绿、花朵盛开、小鸟翱翔,以及刚刚苏醒的小动物。课程启动时,教师并未立即吟诵诗句,而是首先展示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引领学生细致观察并探讨画中所展现的景致,以此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想象力。紧接着,教师一边慢慢吟诵诗句,一边利用多彩马克笔,在白板上逐步描绘出与诗句相匹配的关键词语,例如,以绿色勾勒“春眠不觉晓”,用粉色点染“处处闻啼鸟”。文字与图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不仅使诗句的意境生动展现于板上,也使学生在视觉盛宴中轻松记住诗句,深刻领悟诗歌的意蕴。更添趣味的是,教师还邀请学生走上讲台,依据自己的理解,在白板一侧的小黑板上尝试绘制个人版本的“春晓”图景,这一举动极大地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创造力。整节课结束,学生们不仅掌握诗歌,更在视觉与互动的愉悦体验中,对语文学习萌生浓厚的兴趣。

二、故事串联,知识融合——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在人类文化的传承历程中,故事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本身就蕴含着强大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故事作为纽带连接各个知识点,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单一,还极大地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认知能力的提升。故事化教学策略通过构建一个连贯的故事框架,将零散的知识点巧妙融合,使学生在聆听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语言知识,并逐步培育文学素养。以故事串联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凭借其独有的吸引力,为语文课堂增添无限生机,让学生在沉浸于故事情节的乐趣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领悟与记忆,进而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成语故事》教学单元里,采用“故事接龙融合知识挑战”的新颖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教师精心挑选“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及“刻舟求剑”等几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并构思一个原创小故事,巧妙地将这三个成语融入其中:在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森林里,一只自认为“见识广博”的“井底之蛙”遇到了狡猾的狐狸,狐狸利用“狐假虎威”的策略吓唬了森林里的小动物,而蛙先生却不以为然,直到它亲眼目睹了一场“刻舟求剑”的闹剧,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教师把这个故事划分为三个章节,每堂课讲述一部分,并在叙述中穿插成语的本意、由来不及当代运用,使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深刻理解成语的寓意。为巩固记忆,教师还策划一场“成语知识挑战赛”,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快速抢答、填空游戏、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所学。课堂上洋溢着欢声笑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成语及其背后的文化有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浓厚的兴趣。此次教学设计不仅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更关键的是点燃学生探索语文奥秘的热情,锻炼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游戏化教学,寓教于乐——提升课堂参与程度

简而言之,游戏化教学即将游戏的组成部分巧妙地整合到教学流程里,借助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程度。游戏教学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天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本能,使得学习过程摆脱单调乏味,转而变得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

以《小猫钓鱼》为例,教师可设计一套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词汇卡片集,每张卡片独立承载一个词汇,并标注有对应的分数值。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依次派遣一名“垂钓者”,在限定时间内自“鱼池”(即词汇卡片集合)中抽取一张,迅速读出卡片所示词汇,并尝试利用该词汇的尾字作为新词汇的首字,进行词语接龙。成功接龙者即可为本组赢得相应分数;若接龙失败或表述错误,则由下一位“垂钓者”接力尝试。游戏进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激励学生运用新近学习的词汇参与接龙,以此达到复习旧知识与预习新内容的双重目的。为提升游戏的挑战性,可增设“特殊鱼类卡片”,例如“反义词卡片”“成语卡片”等,要求学生完成特定挑战方可获取积分。依据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深化对词汇的记忆,同时,也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与即时反应能力,显著提高课堂的参与度。

四、结语

总之,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应当意识到,营造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才,迎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作为伸出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当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助力高效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黄惠君. 寓教于乐: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2:4.

[2]李雁凌.融合微课打造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实践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3(02):85-87.

[3]梁晴晴.趣味课堂  轻松学习——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