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环境保护工程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运用研究

作者

伍拥军

湖南湘新水务环保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410000

摘要:随着群众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关注度日益增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合理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环境保护工程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三大类别:物理分离、化学处理和微生物技术,并指出了当前污水处理管理不足、运维资金短缺和技术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强化监管、技术创新、完善基础设施等对策。研究表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运用及污水处理自动化对于推动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污水处理管理及技术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工程;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带来了人口增长和工业扩张,随之产生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营养物质及病菌,若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讨当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以期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对现有技术的评估和未来趋势的预测,本文将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管理和技术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一、环境保护工程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特点

1、物理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局限性

物理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中的基础方法,主要通过物理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大块杂物、大块悬浮固体、大分子有机物和部分不溶解性污染物。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拦截、沉淀、气浮、过滤和吸附等。各类格栅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杂物,防止后续处理设施受损;沉淀则利用重力分离原理去除砂砾、悬浮颗粒物;过滤通过物理介质截留微小颗粒;气浮则是利用小气泡或微小气泡使介质中的杂质浮出水面,再通过刮渣机等系统将浮渣清除;吸附则利用材料表面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尽管物理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它们通常无法有效去除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溶解性污染物,效率较低。此外,物理处理技术对于污水中的营养盐(如氮、磷)和微生物(病菌)去除效果有限,往往需要与其他处理技术联合使用。

2、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与挑战

化学处理技术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适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和营养盐。该技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实现污染物的转化、沉淀或分离。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离子交换和电解等。混凝沉淀通过投加絮凝剂和混凝剂,使微小颗粒逐渐凝聚成大颗粒后再沉降;氧化还原法则是投加强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或还原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离子交换则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特定离子;电解法则利用电解作用去除重金属等污染物。然而,化学处理技术存在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化学药品可能引入新污染物等问题,使用剂量不好把控,部分化学处理药剂是强酸或强碱,使用危险系数较高。此外,化学污泥的处理和处置要求也更严格。

3、生物处理技术的优势与发展方向

生物处理技术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和转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较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主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膜法等。基本原理均是通过培养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分解、消化等能力,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高效去除。MSBR法作为一种改良的间歇式污水处理方法,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SBR的优点,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灵活、对水质波动适应性强等优点。未来,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泥产生量、操作简便和自动化等方面。

二、环境保护工程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创新

1、高效能生物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技术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有机污染物。随着环境保护工程领域的不断进步,新型高效的生物处理技术应运而生。例如,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通过致密的中空纤维膜来实现泥水分离,提高了污泥的固液分离效率,从而大幅提升了生物处理的速率和效率。此外,MBR技术还能有效减少剩余污泥的产量,降低了污泥处理的成本。另一个创新方向是利用颗粒污泥等功能微生物种群,如脱氮菌群和除磷菌群颗粒,通过选择性培养和优化操作条件,形成颗粒污泥,提高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2、智能监控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提升有了技术基础。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实时检测和显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污泥浓度、溶解氧、pH值、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等,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自动化系统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运行状态,如调整回流比、曝气量、药剂投加量等,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能耗。此外,人工智能学习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污水处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为实现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提供了可能。

3、污水资源化与能源回收技术的发展

污水资源化与能源回收技术的发展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重要创新方向。随着全球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污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和水分等资源的回收利用逐渐受到重视。首先,厌氧消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能源回收方式,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气体,进而用于发电或作为可再生能源。沼气等可燃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此外,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以进一步处理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污水中的磷和氮是重要的营养元素,通过化学沉淀或生物方法可以有效地从污水中回收。例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将氮和磷吸收并富集在微生物体内,再通过固液分离技术将其回收。这些回收的营养物质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回收利用。再者污水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工业循环冷却水等非饮用领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未来的技术创新将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分析。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系统能效、采用经济高效的材料和设备,可以降低污水处理和资源回收的成本。因此,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建立是推动污水资源化和能源回收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和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成本效益、操作简便、自动化产品、技术进入市场流通和应用,实现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发展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技术研发,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加强污水处理衍生物的资源利用。同时,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机制,促进污水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从未.解析城市污水处理技术[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 技,2021,2(20):103+105.

[2]孙浩议.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1,4:38-40.

[3]胡敏.浅谈制约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几个因素[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