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
刘衍平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电力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东省510735
摘要
装配式结构因其高效性、环保性和可控性,近年来在变电站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阐述了装配式结构的特点及其在变电站建设中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其应用优势,包括施工效率提高、质量可控性增强和对环境影响的减小。此外,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成功实践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应用的建议。研究表明,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与经济效益,是实现电力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变电站建设;施工效率;质量控制;绿色建筑
引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变电站作为电网关键节点的建设需求逐渐增加。然而,传统的建设方式因工期长、资源浪费和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电力工程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装配式结构以其模块化、标准化和高效化的特点成为变电站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革新。装配式结构通过在工厂预制构件、现场快速拼装的方式,不仅缩短了施工周期,还有效降低了施工现场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将围绕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分析其优势、实施要点及发展前景,以期为电力工程领域的创新建设提供参考。
一、装配式结构的特点及其在变电站建设中的意义
(1)装配式结构的主要特点
装配式结构是一种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其主要特点包括模块化、标准化和快速化。模块化是指通过标准化设计实现构件的统一生产;标准化则提高了构件的互换性,便于施工和维护;快速化通过现场拼装工艺显著缩短了施工周期。此外,装配式结构对施工环境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高的施工安全性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力。
(2)变电站建设的特点与需求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枢纽,其建设过程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有着极高要求。传统建设方式耗时长,且在施工中往往受到天气和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装配式结构的模块化施工模式则能够有效克服这些问题。装配式结构的精准化施工方式与变电站对工程可靠性和结构安全性的需求高度契合,为电力设施的快速部署和标准化运维提供了有力支持。
(3)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装配式结构的引入对变电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装配式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项目的总成本;另一方面,其环保特性有助于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和建筑垃圾,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此外,装配式结构在提高变电站建设质量一致性、优化施工安全性和增强抗震性能等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优势。
二、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优势
(1)施工效率的提升
装配式结构通过工厂化生产实现了构件的大批量制造,现场只需进行组装即可完成施工,从而显著缩短了施工周期。例如,传统变电站的土建施工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而采用装配式结构后,现场施工时间可缩短至数周。这一优势在紧急电力需求或恶劣环境下尤为显著。
(2)质量控制的加强
装配式结构依赖于工厂预制构件,其生产过程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了构件质量的一致性。此外,在现场拼装过程中,通过采用精准的连接技术和质量检测手段,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施工中因人工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例如,在装配式变电站中,柱、梁和墙体的拼接通过高精度连接件和封装技术实现,显著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对环境影响的减小
装配式结构通过减少现场作业量、降低施工时间和优化资源利用率,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在采用装配式技术的变电站建设中,建筑垃圾和施工噪声较传统施工方式减少50%以上。此外,其在施工中耗水量较低,粉尘排放显著减少,对施工场地周边的生态环境影响大幅降低。
三、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典型案例
(1)案例一:某山区变电站项目
某变电站位于山区地带,受制于地形复杂和气候多变,传统施工方式难以满足工程进度要求。项目组引入装配式结构技术,通过工厂预制的方式完成了主要构件的生产,并在现场完成快速拼装。最终,该项目在三个月内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较传统方式节省了40%的工期,同时实现了优良的施工质量和环保效果。
(2)案例二:某城市变电站扩建工程
某城市变电站扩建项目因场地限制要求施工期间保持现有设备正常运行。采用装配式结构后,施工单位通过分区作业和分阶段拼装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对现有设备的干扰,同时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扩建完成后,该变电站的输电能力提升了30%,工期较原计划缩短了两个月。
(3)案例三:某沿海高抗风变电站建设项目
某沿海地区的变电站项目因需抵御强台风的影响,对结构的抗风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采用装配式结构,项目组在工厂中完成了高强度混凝土构件的预制,并在现场使用抗风性能优良的连接件进行拼装。建成后的变电站结构稳定性强,经受住了多次台风考验,为沿海电网设施的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优化建议
推进标准化设计
建立装配式变电站的设计标准是实现装配式技术高效应用的核心手段。通过推进标准化设计,可提升构件的通用性和适配性,降低定制化构件的生产和施工难度。例如,将常见的构件如预制墙板、梁柱等进行模块化设计,不仅可以缩短设计周期,还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标准化设计有助于构件在不同项目间实现互换性,减少非标件的使用比例,从而降低材料浪费和成本投入。与此同时,标准化设计还能够提高变电站的扩展性和维护便捷性,例如在后续扩建或改造中,可直接复用标准化构件,进一步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技术可持续性。
加强技术培训
施工人员对装配式技术的熟练掌握是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对拼装精度和施工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构件的精准对接、连接件的安装可靠性以及密封性能的保障等均需要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然而,当前部分施工人员对装配式技术的认知和操作能力尚存不足,可能导致现场施工中出现误差或返工问题。
优化供应链管理
装配式变电站的建设涉及构件生产、运输和现场拼装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协调与管理对项目全流程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优化供应链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构件供应的时效性,还能减少因资源调配不当导致的施工延误问题。例如,项目初期应根据工程进度制定详细的构件生产计划,确保构件在预定时间内生产完成并及时运抵现场。运输环节则需要针对构件尺寸大、重量重的特点,合理规划运输路径,选择专业运输工具,确保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窗体底端
五、结语
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为电力工程领域提供了高效、环保和质量稳定的建设方式。其模块化设计、快速拼装和绿色施工的特点,不仅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还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装配式结构已成为变电站建设中的重要技术路径,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中的标准化设计与实践应用,提升技术培训与设备研发水平,为电力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谢朝朋,徐钊.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探析[C]//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全国绿色数智电力设备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会论文集(一).湖南大力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4:3.DOI:10.26914/c.cnkihy.2024.022680.
[2]张正,朱宸.装配式结构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2,51(11):300-301.
[3]黄利波.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21,54(S1):123-128.